昨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并一举创下7个月来低点,显示当前经济发展仍有下行压力。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出口指数下滑明显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明显,降幅在3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进口指数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2.9个百分点。“尽管新出口订单回落幅度较为明显,但由于欧洲局势出现了明显缓解,下半年的出口情势并不至于过度悲观。”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
经济增长降中趋稳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6月PMI数据回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每年6月份往往都会有所回落,今年回落幅度为历年中最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为,这显示经济趋稳的基础正在形成。刘利刚也表示,尽管市场预期本月PMI可能掉入50的荣枯线下方,但最终值仍旧报50.2,这表明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处于扩张状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但幅度明显减小,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可能降中趋稳。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仍在回落,表明影响企业生产预期的因素仍然较多,企业生产的恢复预计还需一定时间。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由于外需疲弱,出口增速可能会继续回落,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未来就业的增长,预计决策层果断出台更多的政策刺激措施以扭转经济下滑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