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集中压力较大 最高达364%

2010-06-24 10:15阅读:110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23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报告 ,首次披露备受社会关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面对审计发现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审计署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

  部分地方存在债务风险

  审计结果表明,审计调查地区的政府性债务有96%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但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

  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审计报告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上述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兜底责任及担保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8万亿元、0.66 万亿元和0.33万亿元,分别占债务总额的64.52%、23.65%和 11.83%。

  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

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发现应征未征非税收入794亿

在对地方财政的审计中,发现存在对地方预决算编报和税费管理不够严格,有的地方财政资金管理分散的问题。

  审计调查的17个省区市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应征未征非税收入等794.16亿元,有的地方还自定政策向企业或个人返还税费130.36亿元。这些地方省本级财政部门除国库存款账户外,在商业银行开设账户1197个,其中应清理归并的账户有920个,平均每个省50多个,这种分散存储状况,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

  刘家义表示,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整改措施,核实调整了预决算报表,已追缴入库非税收入714.67亿元,撤销合并银行账户100多个,正在研究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2009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中要求,科学界定政府债务口径,核实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情况。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并报同级人大审批。完善政府债务偿还机制,落实偿债责任,严格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建立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