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02-04 03:36阅读:206

作者 : 未知   来源 /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字号
 2008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91元,比上年增加353元,增长13.4%。其中,食品支出1483.2元,增长20.9%,衣着支出119.6元,增长6.3%,居住支出626.1元,增长6.8%,家庭设备和用品支出119元,增长11.0%,交通和通讯支出248.3元,增长14.6%,医疗保健支出182元,增长8.4%,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44元,增长14.4%,文化教育、娱乐支出168.6元,下降7.3%
  一、2008年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及特征
 
  居民消费通常分为基本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两种类型,基本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衣着和居住” 消费支出;享受型消费包括“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判断居民消费结构是否趋向优化,可依据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生存型消费比重是否下降,享受型消费比重是否增长”来进行判断。前几年,随着云南省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正由生存型消费向生存型与享受型并重转变,用于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加,并超过穿着和家庭设备日用品消费。
 
2008年云南农民消费支出比重图
 
 
  据对全省24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云南省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49.6%;住房支出占20.9%;交通和通讯占8.3%;医疗保健占6.1%;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占5.6%;穿着消费占4.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4.0%;其他商品和服务占1.5%。其中,2008年农民基本生存型消费比重达74.5%,比2007年的73%增加1.5个百分点。表明虽然云南省2008年农民消费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但是,享受型消费比重呈现下降,基本生存型消费比重上升,应该引起重视。
 
  (一)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受粮、肉、菜价格的上涨影响,2008年农民购买猪肉数量比上年下降6%,但金额增长27.7%,购买蔬菜比上年下降4%,金额增长29.9%,出现了农民购买肉、菜等基本食品消费数量下降,消费金额增长的情况。作为替代品的禽、蛋、鱼等消费比重增长,数据显示,2008年云南省农民人均购买鸡1.1公斤,比上年增长26.9%,人均购买鲜鸡蛋1.0公斤,比上年增长18.9%,人均购买淡水鱼1.4公斤,比上年增长3.3%。同时,农民购买粮食数量、金额双双增长,2008年农民购买谷物数量比上年增长8.1%,金额增长22.2%。另外,伴随着务工经济的活跃,农民在外饮食消费大幅增加,人均支出127.7元,比上年增长14.2%
 
  (二)衣着消费支出平稳增长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农民对“形象消费”逐渐产生兴趣,用于这方面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多。2008年,云南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19.3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购买鞋类支出35.3元,比上年增长13.1%
 
  (三)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居住条件的好坏是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生活消费水准的重要综合性指标。随着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民居住环境有了可喜的变化。2008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626.1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居住消费品支出人均501.5元,比上年增长21.8%2008年末,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7.4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7平方米,其中钢筋混泥土结构面积人均6.4平方米。
 
  (四)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提高
 
  电视机在农村已基本普及,摩托车成为了农民进城务工、办事及经商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农村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设备在农村也实现了快速发展;移动电话也成为了农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信工具,发展非常迅速。据全省24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底云南省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为89.0台,比上年增长5.8%;电冰箱9.8台,增长16.4%;洗衣机33.7台,增长11.3%;移动电话91.2部,增长30.6%
 
  (五)交通和通讯支出较快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农民外出务工经商非常活跃,农民出行和通讯的投入费用也显著增长。2008年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248.3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人均交通和通讯用品支出148.9元,增长19.3%,人均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支出99.4元,增长8.1%
 
  (六)文化教育支出下降,娱乐消费平稳增长
 
  由于云南省实行对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书本费减免及进一步落实农民免费技能培训政策,2008年云南省农民教育服务消费人均比上年减少11元,下降8.6%,其中人均学杂费比上年减少18.7元,下降19.2%,成人培训费减少1.2元,下降16.6%。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旅游休闲也走入寻常农家。2008年,云南省农民人均旅游休闲消费支出6.5元,比上年增长1.5元,增长29.0%
 
  (七)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有序
 
  随着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推广和农村药品市场的逐步规范,农民看病难、就医难问题取得明显实效。2008年云南省人均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2.0元,比上年增加167.9元,增长8.4%。其中人均药品支出56.5元,增长8.5%;人均保健用品支出0.56元,增长229.5%;医疗费支出人均123.6元,增长7.9%;人均保健费支出1.3元,比上年增加0.4元。
 
  (八)其他商品和服务性消费看好
 
  随着农村形势的好转、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愈来愈注重质量,购买化妆品、美容美发曾经不太敢想的奢侈品,开始受到农民青睐。2008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44.0元,比上年增加5.5元,增长14.4%。
 
  二、启动和扩大云南省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战略方针。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遭遇重挫,对外出口明显下降。同时投资领域中占较大比重的房地产业也出现较大回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消费的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一种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才能扩大农村消费。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扶农政策,不折不扣地将各种支农补助发到农民手中,不能一手发补贴,一手乱收费;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要创造条件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着力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村产业化发展构架;要多方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创造农民增收的途径。
 
  (二)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如果以2008年农村家庭拥有主要耐用消费品数量的成长情况为基数来测算,按照云南省860万户农村家庭,假若2009年云南省农民消费倾向能继续保持2008年的增长势头,将促进云南省农村市场新增50万台彩色电视机、114万台电冰箱、97万台洗衣机、189万辆摩托车的市场销售量。因而,启动云南省内需关键在农村,它对全省消费的拉动作用将非常明显。但是,农村消费环境的不佳,却严重制约来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首先,必须大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降低消费成本,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和大型农机具进入农村创造条件,以扩大农民的消费形式和消费内容;其次,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通过农村城镇化,可以集中零散的居民,营造舒适便捷的城市消费环境,改善农村消费品市场功能。同时,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第三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要逐步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服务功能,建立服务网点,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解决农民消费中的各种担忧;第四,要坚决打击各种坑农行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切实保护农民的消费权益。为广大农村居民购物营造“方便、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第五,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能完全市场化。通过信息化,解放农民思想,开阔农民视野;通过信息化,拓展农产品市场,进一步畅通流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健全和发展,然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仍时刻困扰着农民,使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增加储蓄,从而限制了即期消费。因此,应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着力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建立与完善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行惠及每个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要在全面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减免贫困家庭学生高中教育阶段学杂费,让广大农村学生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只有充分消除农民在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整体保障水平,才能激发广大农民的消费欲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大力发展,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