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额为564亿美元;2016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额为55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017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额为608亿美元,同比增长9.7%。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医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到224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医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分别为231.58亿、144.4亿和106.73亿美元,出口额比重高达87.11%。除我国对欧洲出口额同比微增0.87%外,其余各大洲全线下跌。其中,拉丁美洲引领跌幅榜,下降9.86%;大洋洲市场紧随其后,降幅为6.71%。反映出新兴市场需求有所萎缩。
我国医药产品主要出口发达国家的格局没有改变,出口前10大目的地依次是美国、印度、日本、德国、韩国、中国香港、荷兰、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我国对前10大目的地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8.04%,出口增幅较大的是韩国,增幅为9.89%。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市场的中东地区,受政治形势动荡、需求不振等多因素影响,出口价格和金额分别下降18.88%和9.5%。
影响医药产品出口的因素有:
(1)全球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商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由于全球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使得整个消费市场景气度较低,从而直接影响医药产品的国际需求量,从而影响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情况。
(2)汇率变动: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内整个出口市场,其中包括医药产品行业。
(3)国内生产情况:我国是医药产品生产情况以及产品的技术标准将会影响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情况,产量过多则需要出口到国际市场,而标准如果不达标将会影响出口量。
我国医药外贸受国内外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态势较为有利,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注册认证、研发、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各项稳外贸、促增长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外贸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医改继续向深水区迈进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和推进,将有效扩大市场对医药领域的需求。但是,以原料和低端产品为主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宗产品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多数产品难以走出价格低谷;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依然激烈,汇率因素将对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带来变数。
综合分析,大宗原料药、医用敷料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相关研究报告
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