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消费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78万亿元;2014年我国消费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23亿元,同比增长10.30%;2015年我国消费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14.75%;2016年我国消费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3.23亿元,同比增长10.4%;2017年我国消费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10.23%。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消费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2010-201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随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在逐年扩大(虽然增速在过去的七年间连续下降),它已经成为了中国GDP增长的主体力量。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4.6%,几乎接近了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除了消费增长在本国国民经济占比中处于重要位置外,在世界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也变得重要。比如当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5年超过了30万亿元人民币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全球零售市场销售总额比重的20%,而且增速(10.7%)远高于全球零售市场整体增速(5.6%,数据来源于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根据这种现象推测"中国零售市场具有相对更强的活力和增长潜力,并有望在2019年成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虽然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的增速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连续下滑局面,但总体市场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经济环境向好时,下游需求旺盛,下游行业发展增速较快,从而带动消费品行业需求的增长。相反,当经济低迷时,下游需求萎缩,本行业市场扩张乏力。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良好的服务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同样重要。而这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销售渠道来实现。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过程中,高效的销售渠道担负着生产企业向最终用户输送产品、并反馈用户需求的任务,其中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渠道成为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渠道选择性越多,企业产品销售量就可能越多。在渠道选择上,不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消费品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产品质量提高可以进一步满足下游市场的应用而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
从我国2013-2017年消费品消费量的变动趋势来看,整体呈线性变化趋势。对消费品行业的消费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模型y=3.27x+20.184,R2=0.9996,判别系数R2接近1,说明线性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根据拟合模型,预计到2022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2.88万亿元左右。

相关研究报告
消费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消费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