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玻璃主要原材料是玻璃原片和靶材,玻璃原片国内生产企业非常多,但靶材生产企业相对较少。目前国内LOW-E玻璃应用最多的仍然是建筑装修领域,要求LOW-E玻璃低热传导性明显。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LOW-E玻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LOW-E玻璃生产领域进入壁垒较高,一条进口LOW-E玻璃生产线投资在一亿元左右,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企业可以进入,国内目前约80%的LOW-E玻璃生产线集中在一线企业。LOW-E玻璃低端加工领域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在距离生产基地较远的需求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低端产能的成本优势导致该部分领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的主流LOW-E玻璃企业投资重点在产品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目前国内LOW-E玻璃主要产业基地集中在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广东、天津、四川成都、湖北等地区,目前企业纷纷增加天津、湖北、成都地区的LOW-E玻璃生产投资。
目前,西欧约80%的中空玻璃使用Low-E镀膜玻璃,德国Low-E玻璃的使用率达到93%,美国Low-E玻璃采用率为85%,波兰为79%,中国的低辐射玻璃普及率则只有10.2%,因此低辐射玻璃在中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LOW-E玻璃的生产和应用正处于增长时期。全球各主要玻璃制造企业和镀膜玻璃设备生产企业都在积极研究新膜系和新的工艺方法,以进一步提高LOW-E玻璃产品的性能,拓展LOW-E玻璃的适用区域,LOW-E玻璃的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
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高于我国,虽然有部分原因是因为Low-e玻璃行业发展较早,但是Low-e玻璃使用率明显高于我国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发达,购买力强,催生欧美发达国家Low-e玻璃节能环保产业巨大需求。
南玻、耀皮、台玻、信义这类一线low-e企业市场份额在四省市市场中相对稳定,地方性的low-e企业在不同区域市场份额,安源在江西地区的市场分大于湖北、湖南和湖南省,而洛玻的市场份额在河南地区较大,格兰特属于高端深加工企业,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市场份额在华中地区河南的市场份额要小于其他三省,这与运输距离和当地区市场供需形势有关。
江西安源、湖北亿均、湖北奥深、武汉长利、湖南旗滨等这类区域性的low-e生产企业在全国总体布局不如一线品牌,但在华中地区市场竞争有一定的优势,成本、原有渠道、税收等地方保护等都有利于这些区域性的大中型企业。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LOW-E玻璃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LOW-E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LOW-E玻璃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