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达到6233.8万吨,创08年经济危机以来新高,尽管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11.9%,但增速已连续四年放缓;出口均价为854美元/吨,比去年下降近70美元,降幅7.6%。同时,2013年我国月均钢材出口量519.5万吨,为近五年来月均出口值首次上破500万吨。

从月度出口情况看,除1月、2月、9月份钢材(钢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口低于500万吨外,其余月份钢材出口均高于500万吨,其中8月份钢材出口量是达到了614万吨,同时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单月新高。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地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出口倍增。2013年我国钢材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5905.5万吨,同比增长11.6%,占同期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94.7%;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出口钢材16.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1倍。
东盟已超越韩国成为我国第一大钢材出口目的地,同时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大幅增长。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同比较上年增长了11.9%,主要出口到东盟、韩国和美国,出口量分别为1742.5万吨、972.4万吨和220.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4%、下降2.3%和增长11.2%,但排名前十出口国中除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同比负增长外,其他国家同比增幅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对台湾地区出口156.1万吨,同比增长32.7%,东盟增幅则维持在20%以上,对东盟出口量的增加使其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钢材出口目的地。
钢材出口品种以板材和棒材为主,产品结构矛盾凸显。2013年我国板材的出口量为2764.1万吨,同比增长2.5%,占比44.3%;其次为棒材,出口量为1711.1万吨,同比增长45.5%,占比为27.4%;其他钢材品种如角钢及型钢、线材和管配件合计出口763.7万吨,占同期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