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1.9亿吨,增长27.4%。其中,进口1.8亿吨,增长28%,出口795.1万吨,增长16.1%。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有色金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进口快速增长,10月进口创24个月以来新高,出口提速。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月度进口屡创新高,部分月度增速保持飞速增长。10月,有色金属进口1772万吨,创2012年以来新高。1月、6月、7月、9月和10月进口保持飞速增长,同比增长均超过50%。月度出口持续增长,从2013年1月的60.5万吨,增长到12月的71.1万吨,部分月度增速超过20%。

进出口均价显著回落,月度进出口均价连续显著下滑。2013年,国内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有色金属进出口均价大幅回落。其中,进口平均价格为581.3美元/吨,下滑25.1%,出口平均价格3750美元/吨,下滑12.9%。全年12个月有色金属进出口平均价格均呈下滑态势,进口平均价格最大降幅超25%,出口超10%。进口方面,全年度有8个月度进口均价跌破600美元;10月达最大跌幅,进口平均价格仅为509.2美元/吨,下滑36.6%。出口方面,全年除2月和3月出口平均价格超过4100美元/吨外,其余月度均跌破4000美元;5月达最大跌幅,下滑23.9%。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保持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占比有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一般贸易进口1.6亿吨,同比增长30.6%,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90.8%。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487.3万吨,同比增长15.7%,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出口总量的61.3%。加工贸易进口616.6万吨,占比仅为3.5%;出口192.8万吨,占比为24.2%。
进口市场集中度高,自印度尼西亚进口占据一半比重,保持飞速增长,出口市场多元化,新兴市场保持强劲增长。2013年我国自印度尼西亚进口8923.7万吨,占同期我国有色金属进口总量的一半,同比增长44.2%。自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3006.0万吨和2227.5万吨,分别占据16.8%和12.5%的比重。从增速分析,我国自印度和巴西进口保持快速增长,自印度进口626.3万吨,增长171.2%;自巴西进口100.7万吨,增长124.9%。
我对香港、韩国、美国、日本和泰国5市场的出口占比46.6%。其中,我对香港出口143.4万吨,占比18%,增长27%。对韩国出口73.2万吨,占比9.2%。对美国出口58.5万吨,占比7.4%,同比增长20.9%。对日本和泰国出口超过40万吨,占比均不超过7%
进口以矿砂为主,镍矿砂和铝矿砂是主要进口品种,保持快速增长,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和未锻造的铜及铜材是主要出口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