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2013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项目17920个,增长7.4%;实际利用内资金额6007.20亿元,增长1.6%。其中,两江新区实际利用内资1010.32亿元,占全市16.8%。
经过前10年高速发展,重庆引进内资从2001年46.38亿元迅速扩大到2011年4919.84亿元,增长上百倍,年均增速59.4%,完成了“打基础”的积累过程。从2012年起,重庆引进内资转向“调结构”的稳定发展阶段, 2013年引进内资平稳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从规模结构看,中小项目拉动力上升。合同(标准合同印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千万元以下项目实际引资401.18亿元,增长32.4%,比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中小项目对全市内资增长的拉动力从上年0.2个百分点快速上升到1.7个百分点。
大型项目仍是全市内资主力军,但增速明显放慢。合同资金千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引资5606.0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3.3%,增长2.1%,比上年降低16.5个百分点。
从行业结构看,新兴行业竞相发展,动摇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垄断地位。2013年,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5行业亮点频现,到位资金均超过200亿元(见表1),共引资1292.4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比重超过2成。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科创医药产业物流园,全年引资38.71亿元;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航站楼,全年引资23亿元。
两大传统聚资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引资额依然领先,增速不同程度持续回落。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实现引资1742.94亿元和1960.58亿元,下降14.7%和增长12.0%,占比29.0%和32.6%。与上年相比,制造业增速下降39.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速下降7.0个百分点。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6×10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及千万吨级储煤中转基地项目,全年引资45.53亿元;黎香湖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全年引资43.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