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四川省上下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在做大民营经济总量中提升发展质量,各地民营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一、各地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季度,四川省各地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在21个市州中,有14个市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超过18.5%。增速最快的前5个市州分别是资阳市(19.8%)、乐山市(19.5%)、广元市(19.4%)、泸州市(19.3%)、德阳市(19.2%)。
发达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地区之间差异较上年同期明显缩小。一季度民营经济增长最快的资阳市与最慢的巴中市增速相差4.0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民营经济增长最快的凉山州与最慢的甘孜州增速相差7.7个百分点,两相比较,今年一季度地区之间民营经济增速最大差异较上年同期缩小了3.7个百分点。
6个地震重灾区中有4个地区进入四川省民营经济增速前6位。目前,6个地震重灾区民营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成都市增长17.1 %,德阳市增长19.2%,绵阳市增长19.1%,广元市增长19.4%,雅安市增长19.1%,阿坝州增长18.6%。其中有4个地区进入四川省民营经济增速前6位,分别是广元市(第3位)、德阳市(第5位)、绵阳市和雅安市(并列第6位)。
二、多数地区民营经济贡献率同比上升
一季度,各地民营经济较快增长,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从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16个地区民营经济贡献率同比上升,增幅较大的前5位分别是阿坝州(47.3%),同比上升9.3个百分点;攀枝花市(49.2%),上升8.4个百分点;德阳市(68.9%),上升7.2个百分点;南充市(67.5%),上升6.2个百分点;达州市(69.0%),上升5.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贡献率超过60%的有18个市州,其中贡献率达到和超过65%的有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广安市、达州市和雅安市等11个市。
三、半数地区民营经济规模首季超百亿
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总量不断扩大,半数地区民营经济规模首季超百亿。一季度,11个地区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超过100亿元,同比增加8个地区。这11个地区分别是成都市(768.33亿元)、德阳市(148.34亿元)、绵阳市(139.04亿元)、宜宾市(126.62亿元)、泸州市(124.07亿元)、凉山州(115.94亿元)、达州市(114.60亿元)、乐山市(113.43亿元)、资阳市(111.43亿元)、南充市(110.78亿元)、内江市(102.79亿元)。
民营经济总量同比增加20亿元以上达到12个市州,其中,增量前5位分别为成都市增加189.43亿元,德阳市增加31.42亿元,宜宾市增加29.12亿元,绵阳市增加27.51亿元,凉山州增加27.20亿元。
四、各地区民营经济比重继续上升
一季度,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有18个市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超过50%。其中,居前5位的市州分别是泸州市(61.2%)、广安市60.9%)、自贡市(59.7%)、资阳市(58.5%)和雅安市(58.0%)。与上年同期相比,21个市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保持上升。其中,民营经济比重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的市州有:广安市上升2.1个百分点,绵阳市上升2.0个百分点,雅安市上升2.0个百分点。
2011年1季度各市州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