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效益。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主要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情况,测算了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主要工业行业效益的影响,提出完善价格预警、加大技术创新、加强成本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一、近年来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情况
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明显,表现在:
(一)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福建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从2007年10月开始上涨速度逐月加快,2008年7月份达到14.6%,8月开始涨幅虽逐步有所回落,但价格仍居高位。2008年1-9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2.1%。从九大分类看,同比累计涨幅“八升一降”,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涨幅较高,分别上涨28.4%和25.4%,化工原料类、农副产品类和建材类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7.5%、12.3%和10.3%。1-9月福建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3.8%,比原材料购进价格低8.3个百分点,工业原料购进价格与产品销售价格形成明显倒挂格局。
(二)劳动力价格上升较快。2003-2007年城镇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年均增长11.7%,累计涨幅达到55.7%。今年1-9月城镇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同比上涨了14%。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与省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如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制度、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及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等,延续多年的“低工资、低保障、低福利”的局面有了较大的改观,这也相应地提升了劳动力价格。
(三)贷款利率不断提高。2004年起,我国贷款利率进入了上升周期(见表1),到2007年底,共连续上调了九次贷款基准利率,六个月以内、六个月至一年、一至三年、三至五年和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分别比2002年上升30.4%、40.7%、37.7%、38.7%和35.9%。虽然近期央行连续三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但现行贷款基准利率与2002年比,五档贷款基准利率仍上升了19.6%、25.4%、23.0%、25.8%和25.0%。
表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变动情况
单位:年利率%
调整时间 |
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 |
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 |
一至三年(含三年) |
三至五年(含五年) |
五年以上 |
2002.02.21 |
5.04 |
5.31 |
5.49 |
5.58 |
5.76 |
2004.10.29 |
5.22 |
5.58 |
5.76 |
5.85 |
6.12 |
2006.04.28 |
5.40 |
5.85 |
6.03 |
6.12 |
6.39 |
2006.08.19 |
5.58 |
6.12 |
6.30 |
6.48 |
6.84 |
2007.03.18 |
5.67 |
6.39 |
6.57 |
6.75 |
7.11 |
2007.05.19 |
5.85 |
6.57 |
6.75 |
6.93 |
7.20 |
2007.07.21 |
6.03 |
6.84 |
7.02 |
7.20 |
7.38 |
2007.08.22 |
6.21 |
7.02 |
7.20 |
7.38 |
7.56 |
2007.09.15 |
6.48 |
7.29 |
7.47 |
7.65 |
7.83 |
2007.12.21 |
6.57 |
7.47 |
7.56 |
7.74 |
7.83 |
2008.09.16 |
6.21 |
7.20 |
7.29 |
7.56 |
7.74 |
2008.10.09 |
6.12 |
6.93 |
7.02 |
7.29 |
7.47 |
2008.10.30 |
6.03 |
6.66 |
6.75 |
7.02 |
7.20 |
(四)土地价格持续攀升。2004-2007年,福建省土地交易价格持续攀升,以福州、厦门两市为例(表2略),四年间累计分别上涨63.0%、44.1%。其中厦门市工业仓储用地、商业娱乐用地价格累计分别上涨39.5%和39.3%。2008年1-9月福州、厦门土地交易价格同比分别累计上涨10.7%、7.2%。
二、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的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的影响是明显的,根据景气调查资料显示:受原材料、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三季度福建省企业盈利景气指数为99.1,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4.5和17.8点,企业的盈利空间明显缩小。近期对福州市441家工业企业调查结果也显示:有49%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利润同比出现了下降。以下分别从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影响进行分析。
(一)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影响
当前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1-9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3.8%,比原材料购进价格低8.3个百分点,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增幅远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缩小了企业盈利空间。
1.主要原材料涨价成本测算
根据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情况,预测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从而测算主要能源涨价给企业增加的成本(见表3)。近年来成品油、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涨幅明显,保守估计今年每吨成品油涨价1000元、每吨煤炭涨价100元,将分别使工业企业年支出至少增加9.3亿元和56.4亿元。同时,全国销售电价自7月1日起每千瓦时上调2.5分,此次电价提高将使全省工业企业年支出增加17亿元。
表3:主要能源涨价成本测算
项 目 |
预计2008年消费量 |
价格上涨情况 |
预计增加成本(亿元) |
原 煤 |
5147.0万吨 |
100元/吨 |
51.47 |
洗精煤 |
115.9万吨 |
100元/吨 |
1.16 |
焦 炭 |
378.4万吨 |
100元/吨 |
3.78 |
汽 油 |
9.2万吨 |
1000元/吨 |
0.92 |
柴 油 |
37.6万吨 |
1000元/吨 |
3.76 |
燃料油 |
45.7万吨 |
1000元/吨 |
4.57 |
电 力 |
681.4亿千瓦时 |
2.5分 |
17.04 |
2.主要原材料涨价对相关行业影响分析
从原材料生产企业来看,受煤炭、钢材等价格上涨影响,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效益大幅上涨。1-9月全省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分别为11.8亿元、6.3亿元、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158.1%、44.6%。
从下游生产企业来看,企业效益下降明显。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有石化、电力、纺织服装等行业,具体影响情况是:受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影响,石化行业亏损严重。1-8月全省规模以上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亏损10.7亿元,当前受国际油价回落和国家提高成品油出厂价格影响,1-9月全省规模以上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亏损与1-8月比减少了0.3亿元。受煤炭涨价等影响,电力行业效益大幅下滑。1-9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力和热力工业实现利润8.9亿元,同比下降77.4%。以国电泉州发电有限公司为例,今年9月份购进无烟煤价格比1月份上涨78.8%,而出厂价格仅上涨16.7%,企业效益明显下降。受原油、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纺织服装业效益下降明显。以福州市纺织行业为例,1-8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累计上涨6.2%,出厂价却仍在下降,成本持续上涨与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使企业利润明显下降。近期对石狮市37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纺织业8家、服装业29家)调查结果显示:有9家企业反映能源涨价对企业效益影响很大,占24.3%;有22家企业反映影响较大,占59.5%;有6家企业反映影响不大,占16.2%。受化学原料涨价影响,化学制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一家受访化肥企业反映,其硫肥的原料硫磺从两年前的每吨70多美元上涨到现在的500多美元;另一家塑料制品企业则反映进口塑料米的价格从每吨1000美元左右上涨到1400多美元。虽然产品价格也上涨,但是行业议价能力有限,无法完全转嫁成本,利润空间被挤压,企业增产不增收。
(二)劳动力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影响
因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近年来工业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2008年1-9月全省工业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1.60万元、1.40万元、2.74万元,预计全年职工平均工资将分别达到2.13万元、1.87万元、3.66万元。与2005年比(见表4)预计分别增长27.8%、31.4%、37.1%,三年累计给工业企业增加用工成本112.8亿元(详细见表4),年均增加用工成本37.6亿元。除工资上涨因素外,员工的社保、医保、工伤险、福利等保障支出,也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表4:2005、2008年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变动情况
项目 |
2005年平均工资(元) |
预计2008年平均工资(元) |
08年平均工资比05年增长(%) |
2008年从业人员数(千人) |
08年比05年企业增加成本(亿元) |
工业 |
|
|
|
2421.4 |
112.8 |
采矿业 |
16664 |
21300 |
27.8 |
48.7 |
2.3 |
制造业 |
14229 |
18700 |
31.4 |
2290.4 |
102.4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6695 |
36600 |
37.1 |
82.3 |
8.2 |
从分行业影响看,用工成本的增加对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尤其明显。以2005、2007年规模以上主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看(见表5),2007年与2005年比,规模以上纺织业、服装鞋帽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在从业人员仅分别增长8.8%、23.3%、18.7%的情况下,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却分别增长78.6%、98.3%、88.3%和114.8%、123.5%、128.0%,三大行业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合计增加105.7亿元和10.8亿元。
表5:2005、2007年主要劳动密集型行业应付工资与福利情况
指标 |
应付工资(亿元) |
应付福利费(亿元) |
从业人员数(人) |
2005年 |
2007年 |
2005年 |
2007年 |
2005年 |
2007年 |
纺织业 |
26.9 |
48.1 |
2.1 |
4.4 |
218877 |
238097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37.5 |
74.4 |
2.8 |
6.3 |
299723 |
369543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53.9 |
101.5 |
3.9 |
8.9 |
450397 |
534607 |
(三)资本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影响
受央行连续加息影响,资金使用成本明显提高。最近贷款利率虽有所下调,但对已经发生的贷款而言,本年度还是按年初规定的利率标准计提利息,资金使用成本的增加,必然加大企业财务费用支出,也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财务费用明显提高,利息支出大幅增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115.4亿元,同比增长39.0%。对高负债企业而言,加息政策效应更加明显。如福建省莆田鞋业集团有限公司反映:央行连续加息,该公司因贷款利率提高,目前月均多支付利息5万元左右。二是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据调查,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银根紧缩,金融机构贷款难,只能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而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大为减少。三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剧。据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今年以来我省企业流动资金整体偏紧,融资状况不乐观,反映企业资金状况的“流动资金”、“企业融资”两项指标的景气指数呈逐季下滑态势,运行在不景气区间内。今年一季度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105.7,二季度下降到102.0,三季度进一步下降到98.4,跌入不景气区间;企业融资景气指数自去年四季度跌入不景气区间后,今年前三季度仍停留在不景气区间并呈逐季下滑的态势,一季度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95.0,二季度为93.8,三季度为90.4。资金周转困难对中小企业影响尤其明显,部分企业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如泉州市2060家个体工业调查样本单位中,8月末比上年末减少81家,其中,倒闭占4%。
(四)土地价格变动对工业企业效益影响
土地新政推升土地价格,企业用地成本和保有成本大幅上升,对企业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200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围绕贯彻落实国发〔2006〕31号文件,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有关部委连续下发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自此,以从严从紧、节约集约、强化责任为原则的土地新政逐步形成,新政提高了建设用地税费标准,废除工业用地低价协议出让,建立了招拍挂出让制度,使工业企业土地取得成本和保有成本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10月我省出台了《福建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各地市相应的提高了土地使用税标准。如泉州市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土地使用税标准,中心市区土地使用税税额按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每年每平方米10元、8元、6元和4元,分别比原来提高了1.5倍、1.7倍、2倍、3倍;莆田市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反映,因土地使用税征收比例调整,用地每平方米年税额由2元上升至4元,200多亩土地使用税每年增加约30万元。
此外,如环保和节能减排投入的加大,也相应地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综合以上分析,由于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工业企业效益受到影响。今年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8.9%,但增幅呈现大幅回落,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上升,同比上升48.6%,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由上年同期的15.3%提高到了17.0%;成本费用利润率由上年同期的5.3%下降到4.5%。
三、应对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主要措施
由于我国能源、基础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从长期来看,资源性产品价格升高、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成本上扬及环保成本增加等,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因此,在面对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必须积极应对。要通过完善价格预警,引导企业生产;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一)完善价格预警
政府应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切实做好主要生产要素价格预测预警工作。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把握市场价格运行态势,认真做好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及报告工作;二是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要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三是企业要及时掌握并分析价格预警信息,当要素价格上涨时,企业应提前做好主要生产要素储备工作,以应对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和能源紧缺问题,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技术创新
工业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高端产品,通过提升高端产品售价,缓解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如福建百宏聚合纤维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今年已3次提升销售价;石狮市富贵鸟集团对高端产品提价10%以上。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必须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培养高科技人才,要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同时,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三)加强成本管理
面对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实现节支降耗。一是要降低原材料、能源等消耗量,提高产出比;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低价原料替代品,如建瓯森华集团通过研发苯酚的替代品,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原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三是要通过生产工艺和流程创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四是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