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阴雨,给安徽部分小麦(小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主产区带来一片阴影,这已是连续两年出现因为天气灾害造成的夏粮卖难现象。化解卖粮难、让农户增产又增收,需要从激发市场积极性、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多管齐下。家家户户粮仓冒尖,安徽等省一些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今年麦收期间,连绵阴雨天气致使小麦不完善粒超标严重,打湿了农民的丰收梦。“农民送来的小麦,八成不达标,整车整车粮食被打回。”安徽阜阳市粮食局局长夏俊中说,当地小麦连年丰产,农民却没有因此增收。化解卖粮难和收粮难的双重难题,我们的目光还应投射到更广袤的田野上。只有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夏粮收购时节,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里店村老农刘培志一次又一次询问镇上的粮食经纪人,却总是失望而归。刘培志叹着气说:“价格太低了,舍不得卖。”与一般农户三五亩零散种植相比,种粮大户损失更多。看着满仓的粮食,安徽省阜阳市种粮大户葛翔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小麦品质差,实在不好卖,只能先在这儿堆着。有粮卖不出去,堵得人心慌。”安徽省粮食局调控处负责人桑成林介绍,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关键时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小麦因赤霉病和不完善粒超标等原因,超过了最低收购价小麦不完善粒含量必须在10%以内的标准,达不到政策性粮食收购标准。
据农业专家分析,今年小麦发生大面积病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在小麦的生长关键期和麦收时期气候异常。数据显示,河南省中南部地区的小麦发生赤霉病灾害较为严重,发生面积比上年同期多600万亩,是近4年来较重的一年。大部分地区减产30%—50%,受灾严重的地区减产程度达到50%以上,有的地块几乎绝产。小麦受灾,有的农民从保险公司得到了赔偿。据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统计,2016年,公司共承保小麦603.26万亩,农户参保55.68万户。目前小麦的测产及定损工作已接近完成,将为小麦保险支付9700万元的赔款。但由于农户的参保积极性并不高,更多的受灾农民只有自己承担损失。
不过,也有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系统从业者认为,放宽小麦不完善粒质量标准,虽然能让农民的超标小麦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但是其弊端也十分明显。安徽一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相关人员介绍,由于品质严重下降,粮食加工企业并不愿意采购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小麦品质差,加工成面粉,口感、质量肯定也差,消费者不认可。”有粮食系统从业者认为,如果国家连年放宽小麦不完善粒标准,将会加剧仓容紧缺的矛盾。他们建议,小麦保险应提标扩面,同时制定以奖代补政策,化解夏粮收购两头难。此外,一些沿淮低洼地区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种粮食产量和效益都比较低,阜阳出台《沿淮地区粮改饲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一些农民已经转变思路,不种粮食改种经济作物,效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