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两大农产品小麦(小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玉米卖出了历史新低:“小麦9毛5一斤,玉米7毛5一斤。”然而,很多加工企业还要从东北、澳洲等地高价购买优质农产品?为何会出现这样矛盾的情况?3月6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盛国民两位代表同时为这个难题支招。
作为全国人民的“大粮仓”,河南农作物种植面积在2.1亿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占70%以上。2015年,河南全省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的贡献。朱孟洲说,河南的农产品虽然产量大,但优质率不高,适销不对路,导致粮食出现明显“生产过剩”症状。以小麦为例,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存在优质强筋小麦产量不高,单一品种种植的生产基地不多,仓库内各品种小麦混存等问题,导致小麦竞争力不强,销路不畅,农民增收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河南农业生产重粮食作物、轻经济作物;重面积、轻品种,导致农业结构失衡。另一方面,粮食的连年丰收,导致库存激增,粮食供大于求导致粮价持续低迷,谷贱伤农。
“河南农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朱孟洲说,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实现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基地化生产,实行单品种统一管理、单收单储,不断提高小麦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高质量的优质小麦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升小麦产业效益;针对玉米市场疲软等难题,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扶持一批农民合作社建设烘干设施,解决玉米霉变问题,提高玉米质量,进一步扩大销路等。盛国民建议:整合科研力量,不要低水平重复研究接着农业厅厅长的“苦恼”,盛国民也提了几点建议。他说,政府要在产品种植优化布局方面进行引导。具体怎么做?建议:一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促进高素质人才向基层倾斜。三是建立育繁推一体的科技推广体系,整合科研力量,在育种等方面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加快土地污染防治立法进程,加强对土壤的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相信用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这剂良方,河南这个大粮仓一定能解决好目前的问题,达到既能提高产能,又能鼓“农民钱包”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