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从河南省水利(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会议上获悉,到2020年,使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水利良性发展机制初步建立,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管理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河南省在“十二五”期间,共向38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贫困县下达水利项目资金200多亿元,涉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骨干河道重要支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电增效扩容、水土保持等14类项目,解决了1536.85万居民和377.6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6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增、改善排涝面积25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5万吨,受益人口259万。
同时,抓好灌区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统筹解决好灌溉水源、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将不在粮食核心区范围的6个贫困县纳入农田水利项目县实施范围,大力开展平原区井灌、渠灌农田水利建设。要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在山丘区实施“五小水利”、农村河塘整治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山区农田水利设施。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将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调动各级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水利扶贫开发工作。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工程覆盖范围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优势,解决贫困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统筹安排好防汛抗旱项目,合理安排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在项目资金分配上向贫困地区倾斜。继续加大贫困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