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芜湖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的整车厂内,位于27号工位上的工人汪洋正在为一辆卡车组装保险杠,只见他先在生产线旁的电脑内进行查询,获得这辆车所需要保险杠(保险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颜色与型号,然后对将要组装的保险杠进行扫码,最后才开始安装。“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信息化手段下发到生产线边的it系统中。所以我们在组装前,需要查询到这款车的具体配置需求。而扫码,是将零部件的生产商、批次等信息记录,以实现可追溯。”汪洋说。
集瑞联合重工营销服务有限公司智能车联部副经理谭东介绍说,为加快智能化转型,近年来,公司一方面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打造卡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加快生产端的智能转型,其中包括个性化定制生产、机器换人等。
这种智能化转型在安徽省制造业领域并不鲜见。“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芜湖市经信委主任王志鹏介绍说。
今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两化融合是主线,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笔者在安徽调研发现,一场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潮流正在掀起。其中,以机器人产业为亮点之一的合肥智能制造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了突破。中科院研发的取料机械手、3d打印机、码垛机器人已顺利投放市场,合工大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开发出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