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青海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农牧业发展全局,促进农牧业(农牧业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持续发展。
青海大力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禁牧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29亿亩,实现核减超载牲畜570万羊单位,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确定草原管护员13894名,做好草原生产力监测和生态保护效果评估,强化了草原生态保护。同时,全面完成了三江源一期、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区内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1%,黑土滩植被盖度提高38%,可食牧草增长9.5%。
青海在农村环境资源整治与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舍得下大功夫。目前,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腐熟还田、青贮、氨化、制造轻质建材等综合利用技术广泛推广,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政府推动、农户参与、企业实施的农田残膜回收机制逐步形成,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初步建立,残膜回收率达到75%。
此外,青海还实施了第5次封湖育鱼,建立了1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累计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3950万尾,黄河流域土著鱼类625.6万尾。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5.35万吨,为保护初期资源量的20.6倍,青海湖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恢复。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十三五’发展方向是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生态文明理念将始终贯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