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土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为集中和危害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生态建设最为重要的省区之一,内蒙古把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确立为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依托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治、退牧还草和天然草原保护以及6大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防沙治沙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2010-2014年,全区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300多万亩。
监测显示,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全区近8000万亩农田、1.5亿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2.6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每年入黄河泥沙减少1.1亿吨。四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四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
经过治理,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转变态势。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较大转变。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长191公里、宽500—1000米的绿色防风固沙林带,腾格里沙漠东南、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长280公里、宽3—10公里生物固沙带基本形成。
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我国的主题是“绿化荒漠守护家园”,强调对现有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能够提供粮食和淡水的每公顷土地,避免土地的继续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