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安徽省卫生厅召开2011年医改工作部署大会。厅长高开焰提出,要从5个方面入手,着力巩固提高基层医改成效,让新的体制机制得以持续稳定运行。
据介绍,自去年9月起,安徽省在全省推行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后运行良好,但也有一些地方在改革后出现卫生院功能萎缩、医疗服务量下降、卫生院收入下降等情况。统计显示,2009年该省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病人数占全省新农合总住院病人数的51.57%,2010年这一数据降至不足30%。原因主要是财政补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基本数量要求,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只有40%,干得好的人比干得不够好的人每月仅仅多拿200元左右,不足以调动技术骨干和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高开焰在会上提出,各市、县卫生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体制与机制持续稳定运行。
一是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制度,拉开分配差距,充分调动主要技术骨干的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落实财政保障政策。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时,差额部分由政府在预算中予以安排。要合理核定收支,探索实行定额补助、包干使用的做法。
三是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缺乏问题。省卫生厅正在会同人社部门制订方案,统一招聘。
四是化解乡镇卫生院债务。据统计,全省乡镇卫生院负债总额达14.6亿元,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乡镇卫生院已无偿还债务能力。目前,卫生行政部门正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各地也要探索有效的化解办法。
五是保障乡村医生待遇。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乡医待遇较改革前有所降低。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乡医退出机制、养老保险机制、医疗风险共担机制,以及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乡医倾斜等多途径保障措施。
会上,安徽省卫生厅和全省17个市卫生局以及厅机关、厅直属单位签订了2011年医改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