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党代会后,牡丹江市发展的战略结构再次升级,全市上下形成追赶跨越、科学发展的共识。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发展受到冲击,本文初步探讨促进企业加快恢复及再次发展的途径。
一、境外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为了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牡丹江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辟建境外园区,相继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米哈伊洛夫卡区辟建了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绥芬河远东工业园区3个境外园区。目前园区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
1、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该合作区是2006年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建设的首批八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由东宁吉信工贸集团、浙江康奈集团、温州华润公司共同组建的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总部设立在东宁,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其中:吉信集团占58%的股份,康奈集团占33.5%的股份,华润公司占8.5%的股份)。
合作区规划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区内划分有生产加工区、商务区、物流仓储区、和生产服务区。重点发展轻工、机电(家电、电子)、木业等产业,建设为5年,计划引进60家国内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①合作区自筹资金2亿元;②银行贷款3亿元;③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2亿元;④入区企业投资13亿元。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合作区一期启动面积54公顷,已入驻企业9户,其中有7户制鞋企业和2户木业企业,目前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共完成投资6.65亿人民币,其中:合作区自筹资金21500万元,入区各企业投资已达4.5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8140万美元、税金1520万美元。制鞋厂主要是来自温州和福建的鞋类生产型企业。生产方式是将国内运来的鞋类半成品,在合作区进行组装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远东及莫斯科等地市场。家具厂和木材加工厂是利用俄罗斯丰富的森林资源进行加工后,将产品就地销售或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市场。目前中国胶鞋之王荣光集团、温州康福鞋业、巨豪鞋业、天宏鞋业等四户企业已签定了入区投资协议,这四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8亿元人民币。另外,广东尤伟集团、福建拓福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也与合作区签署了入区意向书。近期合作区已经通过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认,排名在境外合作区的前两位。
2、俄罗斯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该园区规划占地120公顷,计划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2003-2008年第一期工程,已建成种植养殖后勤基地一个,十月区工业园一区、十月区工业园二区、戈连金木业加工厂区等三处厂区,总占地面积30公顷,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已有14户企业入园。目前在俄投资额已达6894万美元(合4.7亿元人民币)。年产旅游等鞋1500万双、家具200套、彩钢5万平方米,种植面积2600公顷,主要以玉米、黄豆、蔬菜种植为主。生猪出栏10000头,现存栏9000头。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亿元、税金600万元。2009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030公顷。并计划投资1.7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3、绥芬河市远东工业园区。该园区位于滨海边疆区米哈依洛夫卡区,2004年6月由国家发改委与俄罗斯经济贸易部共同组织中俄投资促进合作项目批准建立,园区占地面积145公顷,总投资7亿人民币,2007年开工,到2012年全部完成,目前已投资8000万元,由广东水电二局承担建设。该园区由轻工产品加工区、机电电子产品加工区、木材加工区组成。地理位置优越,是俄滨海边区海参崴市通往哈伯洛夫斯科及莫斯科等地的公路、铁路必经之地,距滨海边区最大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的乌苏里斯科市15公里。市场定位在以出口轻工产品、家电及农副产品,以进口俄罗斯木材为主。市场的营销方式为以产权发售与租赁为主。目前该区的境外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合资企业注册、土地规划、土地租赁等项工作已完成。园区由绥芬河市组建园区管委会协助广东水电二局在俄方管理园区工作。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原定今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准备落户园区的企业目前推迟了进驻园区的时间。
二、“吉信模式”的成功启示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走出去”战略,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牡丹江市是对外贸易大市,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俄辟建境外园区,是牡丹江市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俄罗斯政策变化,降低投资贸易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更好地发挥中俄两国间产业互补优势,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的必然选择,对牡丹江市进一步提高沿边开放层次和水平,打造全省沿边开放先导区,辟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是牡丹江市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外创建园区的一种新探索,通过“境内半成品-出口低关税-境外成品销售”模式,有效规避俄“灰色清关”、“禁商令”和欧美贸易壁垒,这种模式被称为“吉信出口加工模式”,“吉信模式”的成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吉信模式”丰富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吉信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获得了中俄两国政府的支持。在2006年9月和2007年8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第九次、第十次会议上,双方将建设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列为两国政府支持的项目。2008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意见的批复”,作为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唯一一家在俄罗斯设立的中俄经济贸易合作区,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不仅将得到国家在财政、融资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而且俄政府在土地使用、行政审批、保护推介等方面也将给予优惠和支持,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规避了投资风险,有利于吸引国内及跨国企业参与中俄经贸合作。
2、“吉信模式”对于破解中俄贸易合作瓶颈,提升产业层次提供了新的途径。实践证明,在俄罗斯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既符合俄罗斯政策,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乌苏里斯克园区中的鞋类生产企业都在俄注册商标,生产运输销售程序均符合俄罗斯的法律、法规,完全不受打击灰色清关政策的影响,有效规避了风险。入驻园区企业主要采取国内生产半成品,半成品出口到俄罗斯园区再加工成成品销售的跨国连锁加工经营模式。在合作区建厂,能大大地减少运输费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原来每车(120立方米的集装箱)能装载一万二千双成品鞋,每双鞋的通关运输成本约合十美元,现在出口半成品到俄境内加工,每车能装运半成品鞋三万双左右,每双鞋的清关运输成本在1美元左右,这样就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能缩短运输到俄罗斯市场三分之二时间,为企业占领市场抢占了时机、商机。同样牡丹江市企业在乌苏里斯克进行原木初加工再以低关税进口到国内,既有效保证原料供应,又避免进口原木高关税的影响;木材行业原木成品率为60%,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减少40%的运输费用。
3.“吉信模式”对于牡丹江市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抢占沿边开放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吉信模式”是牡丹江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并在境外成功运作的一种新模式,实现了我国优势产业快速占领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转变,同时也将会带动半成品加工制造产业向牡丹江地区转移,促进境外境内产业集聚和联动发展,推动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加快建设,形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抢占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制高点,为辟建中俄跨境经贸合作区和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积累新经验。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园区建设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投入较大,而国内资金扶持和配套资金尚未到位,导致资金紧张,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链愈加不畅,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境外园区发展的瓶颈。
二是俄罗斯在法律法规、投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俄罗斯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合作区和园区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俄罗斯联邦政府除对规划和建设中的经济特区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外,对合作区和园区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地方政府也只能在规定的用地范围内,给予低标准执行;另外,对入区企业的税收政策也与俄国内企业相同,没有特殊的税收政策。当地政府对合作区和园区提供的服务措施,没有以文件的形式给予明确。
三是存在国内劳务人员出境办理合法务工手续难的问题。俄罗斯新移民政策执行后,国内劳务输出难度增大,持旅游和商务护照不允许在俄打工,并且俄联邦政府分配给远东地区的劳务大卡数额减少,办事时间长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计划和合作区建设计划的落实。争取劳务指标的工作也成为了合作区入区企业和招商企业落户的瓶颈。
四是存在通关难、项目批建手续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卢布大幅度贬值以及黑社会及警察和官员的敲诈勒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境外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四、加快境外园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境外园区建设的对策
1、加大招商引企力度,做大境外园区规模。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内南方企业加快产业资本转移,纷纷看好俄罗斯市场的机遇,扩大媒体宣传,积极探索“筑巢引凤”的新路子。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吸引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鞋帽、家电、建材等行业到境外园区投资建厂,尤其是引进技术先进、品牌优势强的大型企业进驻园区,提高项目投资成功率,做实、做强、做大境外园区。推动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尽快达到设计规模,加快建设华宇工业园区和远东工业园区,把境外园区建设成为牡丹江市境外投资的战略性、标志性项目以及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示范区。
2、加大对境外园区支持力度,形成加快发展合力。紧紧抓住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与牡丹江市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战略举措相结合,加快推进境外园区建设。一是建立双边推进工作机制。通过两国总理会晤机制,黑龙江省政府与俄罗斯远东州区地方会晤机制、牡丹江市、县政府与滨海边疆区友好往来等契机多层次推动境外园区建设,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扶持政策,外贸发展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政策资金要优先向境外园区企业倾斜,市、县财政也要对境外园区的开发和滚动发展提供贴息和支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确保国家和省对康吉园区的扶持资金尽早到位,华宇园区尽快报批立项。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充分抓住省政府第四次专题会议决议建立加快推进康吉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联席会议制度的契机,加强与十五个成员单位联系配合,通力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园区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四是推进“走出去”便利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和简化办理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五是加大对境外园区的宣传。牡丹江市将在今年第二十届哈洽会上对境外园区作专题推介,通过媒体搭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的平台,增强境外园区吸引力,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3、提高境外园区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境外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功能,建立健全境外园区管理制度,提高境外园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和经营环境。加强对人员的安全保障,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为企业能够进得去,留得下,能发展,能盈利创造条件。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强化对境外投资项目融资支持,探索新的融资业务和渠道,积极推动银贸合作。同时创新担保品种,加大担保扶持,积极争取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境外园区建设项目提供信贷保险支持。
5、发挥境外园区的的载体、平台作用,加快牡丹江市走出去步伐。要做强、做优境外园区,增强其对境内外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加工配套环节,促进境内外产业联接互动和有机结合,形成以制鞋、人造板、高档家具、精细木制品为主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集团。发挥境外园区在信息、市场、营销、法律法规、公共关系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境内企业、园区、基地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有效流动,为国内企业搭建走出去服务平台。放大境外园区示范效应,鼓励牡丹江市具备条件的各类企业申请对外经营资格,参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导获权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水平。进一步扩大境外农业种养殖规模,建立境外农畜产品种养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营销网,提高牡丹江市农业国际化水平。扩大林木进口加工规模,为牡丹江市打造“中国新兴地板之都”提供原料支撑。提升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层次,形成规模化发展。
(二)加快境外园区建设的建议
1、争取批办经济特区。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是首批国家级八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为享受俄罗斯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建议充分利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国家有关部门和驻俄使馆协调俄联邦政府特区署,在乌苏里斯克市政府、滨海边疆区州政府、远东地区总统代表的支持下,逐级申报经济特区,发挥以下促上、以外促内、自上而下、多方努力的工作机制,争取将该合作区早日批为经济特区,为入区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2、制定国内支持境外园区建设政策的实施细则。境外园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工作难度较大,为鼓励国内企业更多、更好地“走出去”,需要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因此,建议国家和省对境外园区建设和入区企业早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境外园区的建设和入驻企业的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