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使广西走在西部经济发展前列,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广西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深入分析、研究广西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作用。分析研究认为:广西
GDP年均增长速度保持比西部平均增长高
2-4个百分点,达到
14.5%以上,将于
2017年前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广西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本课题“率先”主要指两层含义:一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时间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前3位;二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前3位。
(一)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进程回顾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制订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部分23项指标组成),结合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和进程分析显示:
1、总体实现程度逐年提高
2007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67.2%,比2000年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年增1.33个百分点。见图一。
图一 2000-2007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
2、六大部分实现程度呈上升趋势
2007年,六个部分实现程度最高的是民主法制,最低的是经济发展。与2000年比,六个部分实现程度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生活质量,最少的是社会和谐。2007年,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49.5%,比2000年上升8.8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62.4%,比2000年提高0.2百分点;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4.9%,上升19.4个百分点;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94.1%,上升9.3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1.1%,上升了10.8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86.1%,上升4.2个百分点(见表1)。情况表明,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重点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质量,缩小二元差距;核心是改革创新,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表1 六大部分实现程度变动表
单位:%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一、经济发展 |
40.7 |
41.7 |
42.9 |
43.8 |
44.6 |
46.5 |
47.9 |
49.5 |
二、社会和谐 |
62.2 |
59.1 |
55.6 |
54.1 |
52.2 |
54.0 |
53.3 |
62.4 |
三、生活质量 |
55.5 |
57.9 |
59.8 |
62.1 |
64.2 |
70.1 |
72.0 |
74.9 |
四、民主法制 |
84.8 |
82.6 |
84.3 |
85.2 |
86.5 |
90.2 |
92.6 |
94.1 |
五、文化教育 |
50.3 |
51.4 |
52.8 |
53.5 |
54.5 |
57.4 |
59.1 |
61.1 |
六、资源环境 |
81.9 |
86.5 |
87.9 |
86.8 |
83.5 |
84.4 |
83.7 |
86.1 |
3、23项指标的实现程度有差异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全部23个指标中,2007年广西有4个指标已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值,分别是:城镇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社会安全指数和耕地面积指数等;实现程度在80%-100%的指标有6个,分别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预期寿命、环境质量指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等。实现程度在60-80%之间的指标有6个,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3个指标实现程度在70-80%之间;城镇人口比重、基尼系数、单位GDP能耗等3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在60-70%之间。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指标有7个,它们是: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其中,实现程度最低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15%。见表2。
表2 广西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各指标实现程度汇总情况
|
指 标 情 况 |
实现程度为100%的指标 |
城镇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社会安全指数、耕地面积指数 |
实现程度在90%-100%的指标 |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均预期寿命、环境质量指数 |
实现程度在80%-90%的指标 |
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
实现程度在70%-80%的指标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受教育年限 |
实现程度在70%以下的指标 |
城镇人口比重、基尼系数、单位GDP能耗、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二)广西与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及主要指标之比较
2007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在统计监测的六个部分中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实现程度高于西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低于西部平均水平。
1、广西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2007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4.6%,广西比西部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在西部排第4位(除西藏缺数,下同),其中资源环境、民主法制实现程度排第1位,生活质量排第2位。但从发展趋势看,西部与广西差距逐年缩小,2000-2007年广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分别比西部高5.6、4.8、4.5、4.2、3.5、3.4、2.7和2.6个百分点。
2、广西经济发展实现程度排位靠后
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53.8%,广西比西部低4.3个百分点,低于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和新疆,仅高于贵州和云南,排第9位。与西部平均及内蒙、重庆、四川、宁夏的差距扩大,但与陕西、青海、甘肃和新疆的差距在缩小。
3、广西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实现程度排位居中
2007年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实现程度分别为62.8%和61.4%,广西比西部低0.4和0.3个百分点,在西部都排第5位。
4、广西主要经济指标排位喜忧参半
2007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00元,在西部排第3位。2001-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11.1%,排第4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24元,在西部排第4位。2001-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8.1%,排第9位。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4%,在西部排第4位。
人均GDP为12555元,只相当于西部最高的内蒙49.4%,在西部排第8位。2001-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10.8%,排第6位,比最高的内蒙低6.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重为:20.9:40.7:38.4。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工业比重仅高于西藏,排11位,比西部最大的陕西省低12.5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为36.2%,排第7位,比西部最高的内蒙低14.0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西部12个省区市2007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较
|
人均
GDP
(元/人,现价) |
三次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城镇
人口
比重(%) |
城镇居
民人均
可支配
收入(元,现价) |
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现价) |
广西 |
12555 |
20.9:40.7:38.4 |
36.24 |
12200 |
3224 |
内蒙古 |
25393 |
12.5:51.8:35.7 |
50.20 |
12378 |
3953 |
重庆 |
14660 |
11.7:45.9:42.4 |
48.30 |
13715 |
3509 |
四川 |
12893 |
19.3:44.2:36.5 |
35.60 |
11098 |
3547 |
陕西 |
14607 |
10.8:54.3:34.9 |
40.62 |
10763 |
2645 |
贵州 |
6915 |
16.7:41.9:41.8 |
28.20 |
10678 |
2374 |
云南 |
10540 |
17.7:43.3:39.0 |
31.60 |
11496 |
2634 |
西藏 |
12109 |
16.0:28.8:55.2 |
28.21 |
11131 |
2788 |
甘肃 |
10346 |
14.3:47.3:38.4 |
31.59 |
10012 |
2329 |
青海 |
14257 |
10.6:53.3:36.0 |
40.07 |
10276 |
2684 |
宁夏 |
14814 |
10.9:51.0:38.1 |
42.96 |
10859 |
3181 |
新疆 |
16950 |
17.9∶46.6∶35.5 |
39.15 |
10313 |
3183 |
全国 |
18934 |
11.3∶48.6∶40.1 |
44.90 |
13786 |
4140 |
(三)广西率先在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趋势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届时,全国人均GDP将达到31432元(2000年不变价,以下相同)。广西要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人均GDP达到全国翻两番平均水平的时间和实现程度都要排在西部省市区的前3位。
1、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趋势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72.9%,从2000年至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来看,实现程度逐年提高,平均每年增加1.95分,按此发展趋势,到2017年左右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可以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趋势
根据2002-2007年,西部有关指标年均增速测算,西部地区可能在2023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但内蒙、重庆、四川等有可能提前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广西则要到2019年左右才能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按2002-2007年有关指标年均增长速度测算表明,广西未能作为前3位进入西部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3、广西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种测算方案
努力争取广西进入西部前3位,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以下两种经济增长的测算方案。
第一方案
目标:2017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条件:2008-2017年需要GDP年均增长速度在14.5%以上
到2017年,广西生产总值将达到17563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以下相同),人均GDP约3399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4:57.4:35.2,工业比重将达到53.0%。需要第一产业增加值13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15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93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0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5%、18.5%和13.0%,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5%。需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左右,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14%左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9%左右。到2017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2.0%,比2007年增加24.8个百分点。
第二方案
目标:2016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条件:2008-2016年需要GDP年均增长速度16.5%以上
到2016年,广西生产总值将达到17926亿元,人均GDP约3498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9:59.4:33.6,工业比重将达到54.0%。需要第一产业增加值123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656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97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31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5%、21.5%和13.0%,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5%。需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左右,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15%左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2%左右。到2016年,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1.0%,比2007年增加23.8个百分点。
(四)对广西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判断
通过对广西与全国及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 广西按年均增长速度14.5%计算,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左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提高2.6个百分点左右,可以于2017年左右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广西GDP年均增长速度达14.5%以上,高于西部年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以上,可以于2017年左右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5%以上,高于西部4个百分点以上,可以于2016年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此,我们提出确保GDP年均增长14.5%以上,力争达到16.5%,保持比西部平均增长速度高2-4个百分点作为广西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广西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潜力和困难
今后10年,广西实现GDP年均14.5%以上的快速发展是可能的。一是广西2006-2007年GDP平均增长14.3%,2007年达到了15.1%。此外,在1992年和1993年也曾达到过18.3%。二是我国发达地区在九十年代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如广东、福建、浙江1991-2000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15.2%、15.3%、15.0%;西部较快发展的内蒙古1998-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2%,最高的2005年达到了23.8%。经济发展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有资可鉴。同时,广西还具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具备了率先发展的潜在能力。
(一)广西具备了率先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1、率先发展的优势得天独厚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一白(蔗糖)一灰(有色金属)一蓝(海洋)”等资源优势;山清、水秀、天蓝、海阔、空气好等环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率先发展的优势十分明显。
2、率先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
(1)从国际环境看:尽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少冲击,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仍将加快,世界经济仍将保持一定速度增长,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速度仍将加快,有利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加速融合,广西率先发展将获得更为广阔的空间,扩大出口、引进技术和资金有了更多的机会。
(2)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将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里将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极;多区域经济合作的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在加快,广西必将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3)从广西的形势看,通过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城乡清洁工程、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全区上下营造了求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3、率先发展的基础扎实
2008年,广西生产总值达7171.58亿元,居全国第17位,人均GDP达到14966元;财政收入突破800亿元,达到843.5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0.3:42.3:37.4,工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已超过50.0%,并继续发展。“十五”以来,广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4581亿元,形成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支柱产业。各类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二)广西的产业和需求能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1、三次产业支撑有力
工业加速发展,对经济增长推动力进一步增强。①工业化进程加快,将于2009年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②区域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石油化工、林浆纸、火电、钢铁生产等大型工业项目的陆续投产,南北钦防将成为广西工业增长的新一极;③工业园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工业增长新的发动机。全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2008―2012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④预计2008-2017年广西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贡献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8.5%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贡献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①房地产业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现代通信、社会服务业以及社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会得到迅速发展;②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等将会保持较快增长;③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④以沿海港口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为依托,现代物流业将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2008-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0%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5%,贡献4.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①实施农业名牌产品战略,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将保持较快发展;②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畜牧、水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农业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会涌现一批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以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为主要形式的“龙头”企业。预计2008-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左右,贡献0.6个百分点。
2、三大需求拉动强劲
投资需求强劲增长。①投资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多,投资总量大。特别是电力热力、石油加工、钢铁、有色金属加工、机制纸及纸制品业以及轻纺食品等工业投资增长速度快、比重大;②北部湾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总投资100亿元的白龙核电站一期工程、防城港钢铁项目、北海林浆纸和中石油钦州冶炼项目等都部署在北钦防;③招商引资力度将继续加大,特别是“百企入桂”、“承接产业转移”、“泛珠三角”、“两广合作”等项目,将得到有效落实。④近几年来广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投资热情升温。2008-2017年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达到60%以上。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①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消费需求扩大;②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将推动消费需求;③城乡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升级,特别是对汽车、电子产品、通讯器材等需求加大;④城镇居民服务消费将进一步扩大;⑤中国东盟博览会将进一步拓展广西市场空间,促进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增长;⑥投资快速增长拉动消费不断增长。预计2008-2017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总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率在50%左右。
区外需求对广西经济发展拉动份额加大。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出口产品价格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会继续提高。未来10年区外需求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会越来越大。
(三)广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虽然我们具备了率先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但是,从实事求是出发,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广西要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实现全面小康难度大
2007年广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7.1%。全面建设小康难点仍然在农村。一是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较低。2007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在全国排第23位。二是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人均纯收入中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由2000年4.2:1扩大到2007年的4.7:1,造成农村基尼系数由2005年的0.26,扩大到2007年的0.29。三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仍过大,农村城镇化水平低。2007年广西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54.9%,2006年小城镇人口只占14.6%。四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就医难、养老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近年来,广西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广西还没有在农村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由于农村养老保险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目前财政不可能解决,多数地区财政紧张,难以积极推动。2007年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11.6%,比2000年低0.2个百分点。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虽然逐年提高,但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仍比较低,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并没有因为覆盖率的大幅提升而得到相应的改善,农村医疗室和卫生人员仍相当缺乏,增加缓慢。
(二)人均水平偏低,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不足50%
2007年,广西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49.5%,实现程度偏低。一是权重最大的人均GDP实现程度只有30.5%,比全国低16.8个百分点;分别比内蒙、重庆、四川、陕西低33.2、9.0、3.2和3.9个百分点,人口总量大,特别是人口增长过快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二是权重较大的城镇人口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实现程度也仅为60.4%、76.8%和15.9%。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R&D经费投入少,2007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实现程度最低。2007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只有0.4%,比全国低1.06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七成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而且在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中,重引进、轻消化,重加工、轻品牌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三是由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实现程度只有37.3%,比全国低12.20个百分点,造成了生活质量实现程度只有74.7%,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
(三)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不高
2007年,广西社会和谐实现程度只比2000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比、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实现程度分别比2000年下降59.8、6.6和33.5个百分点。一是收入分配差异扩大。近年来,广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仍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呈扩大趋势,由2000年的3.21:1,扩大到2007年的3.78:1,差距扩大了17.8%。随着城乡收入分配不公日趋严重,基尼系数出现了扩大趋势,2007年已达到0.459,超过了0.4,说明广西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成份过大。二是高中阶段男性受教育人数逐年减少现象。由于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小于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出现高中阶段男性受教育人数逐年减少现象,造成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差异系数实现程度不高,波动幅度大。三是而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也不到50%,只有45.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任重而道远。
(四)文化教育发展滞后,实现程度低
2007年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只有48.6%,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实现程度54.2%,比2000年回落23.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出现逐年回落,到2007年只有6.28%,比2000年回落6.27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实现程度为75.8%,比全国低2.3个百分点,离目标值差距较大。
(五)资源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重
首先是节能压力大。随着广西工业化的推进,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节能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其次是土地问题突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占用耕地的增加,今后如何确保常用耕地面积占补平衡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三是保护环境任务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生活污染源的增加,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任务更为艰巨。
三、广西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途径新对策
广西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广西的独特优势,以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性转换为主线,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奋发图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并通过采取新的有效途径和对策赋予实现。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力求在实施核心战略上有新突破
工业化城镇化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是广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选择好符合广西区情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模式和新途径。①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着力做好:采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举措,组建铝业、有色、石化、钢铁、糖业、林浆纸、汽车、工程机械、丝绸、医药、化工等大型企业集团,构建大企业集团支撑大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大企业大集团的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大企业享受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优先保障大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等需求;着力打造柳州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北部湾经济区重化和轻纺工业基地、百色铝工业基地、桂东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等专业化特色基地。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战略。着力做好:搞好人才小高地建设,加大优势产业人才培育、引进和开发力度;加快建立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牵头,企业联合建设集群技术科研交流平台,搞好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突出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示范,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生产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现代中药制剂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传统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强化标准制定,抢占技术制高点;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示范企业。③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电话普及率。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自治区公共信息平台、基础资源数据库业务系统。完善广西电子政务网。加快建设“数字广西”。大力推动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会诊、电子图书馆、网上股市等互联网应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走全民创业之路,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专、特、新”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切实把广西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庞大的人口变成巨大的劳力优势,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生力军。⑤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以产业为基础,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坚持与多区域合作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主动选择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社会形态,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二)着力推进广西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再建一个新广西
“一黑一白”(煤炭、乳业)两个特色产业,成就了内蒙古西部发展排头兵的功绩。广西抓住最具特色的“一白(蔗糖)一灰(有色金属)一蓝(海洋产业)”优势,制定强有力措施,做强做大三大产业,必能早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之梦。
1、做强“白色”产业,提升蔗糖业发展质量。蔗糖生产是广西最大的特色产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年全区蔗糖产业主业收入翻一番以上,由2007年的268.65亿元增加到540亿元。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30%达到60%以上,农民种蔗收入提高30%。全面提高蔗糖产业的综合效益,增强蔗糖产业国际竞争力。①着力研究开发高含糖、抗虫害、耐旱、耐寒、高产新品种,稳定糖料蔗种植规模,加强高糖高产糖料蔗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单产;②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糖业综合效益。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制糖业改造,强化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精制糖、低聚糖,拓展生物产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③着力做好政府引导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广西糖业集团组建,提高糖业整体竞争能力;④进一步完善广西食糖国家储备制度,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糖业生产、流通储备等各环节的规则制定,增强广西糖业在糖业生产、流通、储备等各项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做精“灰色”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大力提升有色金属工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力争2017年前有色金属销售收入实现2000亿元以上。①引进和广泛采用世界一流先进技术工艺,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②重点发展铝、锡、铟、稀土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不断延长有色金属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③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好百色-南宁-来宾为轴心的铝矿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河池-柳州-桂林为轴心的锌、铅、锡、锑、铟、钨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基地,梧州-贺州为轴心的铅、锌、钨、稀土矿等深加工基地。
3、做大海洋产业,培育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海洋产业是一个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型、综合性超大产业,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①依托沿海港口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重化、林浆纸、核电和大型火电等临海产业;②进一步发展好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海洋产品产业,推进新兴海洋生物产业发展;③抓住国际船舶工业重组转移机遇,发展修造船业;④依托沿海良港,组建海运企业,建设远洋船队,大力发展海洋交通和物流运输业;⑤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⑥逐步发展海洋采掘、海洋工程建筑、海洋地质勘探、海水利用和海洋电力等产业;⑦建立海洋科研开发机构;⑧强化海洋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4、做好轻工业,实现全部工业协调快速发展。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积累高、就业广、耗能低的特点。奋力加快发展广西轻工业是强区之策,富民之举。轻工业发展要适应多元市场要求,坚持地方特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不断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竞争能力。充分利用资源,除了做强制糖业外,还要重点发展机制纸、罐头食品、卷烟、制药、生物技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工艺美术、纳米技术以及轻工机械等轻工产业。争取到2017年轻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比重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17年的40%以上,实现轻工业质的提高,大幅度增加对广西经济发展的贡献,推进轻重工业协调快速发展。
(三)强化城市经济辐射功能,开创城市经济带动发展新局面
城市是工业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化的主导区域。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要振兴城市的经济,强化城市功能,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①进一步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②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③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多元投融资主体。⑤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
(四)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发展县域经济是广西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至为关键环节。要抓好:①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三农”大发展。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④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尽快的脱贫致富。
(五)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是发挥广西区位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途径。①扩大国际合作领域。主要是搞好交通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拓展与东盟、日韩、欧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打造开放合作平台。②继续深化国内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深化桂台贸易合作,形成依东联中靠西的经济发展新一极。③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使广西成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贯彻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大高附加值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大通关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⑤五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六)强化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和谐社会新发展
抓好:①积极扩大就业。主要通过发展来促进多渠道、多方式的就业。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击各种非法牟取暴利的市场违法活动和经济领域内的犯罪行为。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④切实改善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正确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开发性发展,逐步提高生活水平。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七)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新成效
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良好的制度保证。①建立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种要素在全区范围内自由有序流动。②贯彻落实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发展路子。③尽快建立全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西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福利的范围和程度在西部诸省区市处于领先地位。④加快完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⑤注重研究制定鼓励资源、生态、环境科技研究和投入的政策措施,运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和环境生态的平衡能力。⑥继续完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城镇化。⑦充分利用国家批准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契机,加快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广西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