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吉林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7.7%

2009-02-12 10:29阅读:127

作者 : 千讯   来源 /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

字号
2008年,吉林省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惠农政策的落实,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吉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3元,增长17.7%,增幅高于上年2.6个百分点。
  一、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1.工资性收入增长14.0%
 
  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10元,增加99元,增长14.0%,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3.3%。从工资性收入结构上看,人均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118元,比上年增加15元,增长14.8%;人均本乡地域劳动得到收入380元,增加36元,增长10.4%;人均外出从业得到收入312元,增加48元,增长18.3%
 
  2.家庭经营中的农业收入增长18.2%
 
  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345元,比上年增加515元,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146.13元,增加485.88元,增长18.3%。在第一产业中农业纯收入人均2593元,比上年增加420元,增长19.3%,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5%
 
  (1)粮食价格上涨,农民增收。2008年,吉林省粮食价格一直处在高位运行。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农民出售粮食的综合平均单价为1.29/公斤,同比增加0.08/公斤,增长6.6%。其中玉米价格为1.17/公斤,同比增长4.5%,使出售玉米收入增长16.9%
 
  (2)粮食丰收,收入增加。在2007年吉林省粮食获得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2008年又获得大丰收,出售量明显增加。2008年,吉林省农民人均出售粮食2416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461公斤,增长23.6%。其中,人均出售玉米1870公斤,同比增长12.2%;出售水稻510公斤,同比增长91.7%。受价格上涨和产量增加双重影响,2008年吉林省农民人均出售粮食收入增加756.55元,增长31.9%
 
  3.牧业收入增长15.8%
 
  由于牧业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扬,吉林农民2008年人均牧业生产纯收入达到531元,比上年增加72元,增幅为15.8%,成为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7%
 
  2008年,吉林省牧业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毛猪价格由上年同期的10.07/公斤,上涨到13.04/公斤,涨幅为29.5%;猪肉价格由上年的13.29/公斤,上涨到17.5/公斤,涨幅为31.7%;活牛的价格由去年同期的10.03/公斤,上涨到13.21/公斤,涨幅为31.7%;家禽的价格由上年同期的8.53/公斤,上涨到8.69/公斤,涨幅为1.9%;蛋类价格基本持平。在畜产品价格上涨中,农民从中获益很大,人均出售牧业产品收入达1499.71元(未扣除成本),同比增加478元,增长46.8%
 
  4.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增长17.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给农村二、三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及农民收入的增加。2008年,吉林省农民人均从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纯收入为198.58元,同比增加29元,增长17.2%,对全年吉林省农民增收的贡献率3.9%。其中,第二产业人均收入34.78元,同比增加1.67元,增长5.1%;第三产业人均收入163.80元,同比增加27.44元,增长20.1%
 
  5.政策性补贴使农民收入增长41.3%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减免农业税、退耕还林还草、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吉林省农民人均实际得到各种政策性补贴收入356.30元,同比增加104.23元,增长41.3%。其中,人均粮食直接补贴307.33元,增长50.8%;良种补贴收入48.97元,增长1.4%。政策性补贴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对全年吉林省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4.0%
 
  二、吉林农民增收优势
 
  2008年吉林农民纯收入能够在连续7年较快增长的高起点上,继续保持较高增幅,且增速有所加快,首先得益于吉林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农村工作,各项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大环境不断改善;其次,全省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增强,农业生产水平得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连年增产,农牧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等有利因素,使作为农业大省和劳动力资源大省的吉林省农民从中明显受益。
 
  1.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
 
  2008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和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对农业的补贴方面,全省稳定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规模,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
 
  2.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重要推动因素
 
  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省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农民外出就业环境多方面多层次持续得到改善。同时,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私营企业数量规模效益的持续向好,使农民外出打工和在本乡地域内就业的机会大大增加。另外,村干部、农村教师工资水平的稳步提高,也带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据抽样调查,2008年全省农户劳动力转移数343人,占调查人数的6.0%,人均劳务收入增长30%。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连续增长,2006年工资性收入增长18.6%2007年增长17.3%2008年增长14.0%
 
  3.农业增产为农民收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吉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省粮食总产量在2004年首次迈上500亿斤台阶,2006年达到545.2亿斤,2008年达到了56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其他大部分农产品的产量也比上年有了稳步地增长。连续多年的丰收,为全年吉林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保障。
 
  4.农民从价格上涨中得到较多收益
 
  进入2008年,全省主要农牧业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其中尤以牧业产品价格涨幅为大,农民因价格上涨从农业和牧业产品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成为提升2008年吉林农民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抽样调查数据测算,2008年平均每个农民因粮食价格上涨就多得到收入近200元,因畜牧产品价格上涨多得收入近120元。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