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展赚钱就上什么会展,甚至“同名同姓”的会展一年会出现几个,让市民摸不着头脑。在16日首次举办的武汉会展发展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了武汉会展业的怪现状。
近年来,武汉会展业发展十分迅速,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等一大批品牌展会开始涌现,已呈现出武汉品牌展会的雏形。去年,武汉共举办展会149个,其中展出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展会就有27个。
会展多了,撞车的现象也频频发生。武汉现有大型展览公司近百家,经常重复办展,尤其是在春秋两个办展旺季,房地产、建材等展会撞车频率更高,一些展会几乎是“同名同姓”。类似的展会太多,分流了参展商,也导致会展规模变小,效益下降。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沈丹阳昨称,目前,我国的会展公司主要以卖展位来营利。去年,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各类展览近百场,会展收入近5000万元。
业内人士称,如此高的营利也不难解释会展为啥频频撞车,热门的展会往往更能赚钱。在武汉,房产会、装修建材、电动车等会展每年都要举办几场。但不可否认,一个接一个的会展拉动了武汉经济发展。2004年的医博会,参展商和12万专业观众,给武汉的宾馆、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带来10亿元的收入。
但就全国来说,武汉的会展相对落后,据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2006年,商务部重点支持的31个展会中,武汉仅机博会入选。业内人士称,武汉将立足打造中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会展名城。
武汉投资76亿打造会展名城
一度落后的武汉会展业欲展翅飞翔。16日在汉召开的第4届中国展览馆CEO圆桌会议上,武汉提出:倾心打造新型会展名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紧随京、沪、穗,位列全国第四大会展城市。到上世纪九十时代,武汉会展业由于种种原因,一度落伍。
近年,武汉会展业再度持续升温,连续举办了“医博会”、“中博会”、“机博会”、“食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并培育了“农博会”、“文博会”、“汽车展”等区域性品牌。
去年,武汉举办各类会展100多个,平均每3天1个,不仅丰富了武汉人的生活,也着实提升了江城在全国的地位。
会展业被喻为城市经济的晴雨表,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效益是1:9。武汉国际舒展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贤华称,去年展馆共举办各类展览近百场,会展收入近5000万元,每年可拉动武汉市GDP50亿元以上。
姚贤华说,“作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具经济实力的特大型城市,武汉有着丰厚的展会资源,特别是汽车、光电子和教育。”
会上,武汉市副市长岳勇为“武汉市会展研究中心”揭牌。据岳勇介绍,总投资76亿元的武汉博览中心正在武汉新区兴建。
该研究机构挂牌在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是全国首个由政府和高校联合成立的会展学术研究机构。 中心负责人、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介绍,该中心将致力于会展发展的政策研究、发展规划制定、会展品牌评估、数据统计、人才培养等工作,成为推动武汉会展业发展的信息分析、品牌培育、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建议,武汉城市圈应充分利用当前的良好形势,积极推进城市圈会展业的区域内合作和与发达区域的区域外合作。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沈丹阳说:“政府支持要对会展发展做出规划,相比大连、厦门等地早在10年前就有政策支持,武汉是有展会无政策。”对此,武汉市会展办一负责人介绍,年内将设立鼓励会展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制定武汉市规范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办法。建立会展绿色通道,将联合各相关部门集中办公,实行政府牵头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全社会参与、各方联动的行业自律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促进会展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
武汉会展业高层人才匮乏 年薪10万难觅项目经理
武汉会展业人才缺口严重!在16日下午举办的武汉会展发展论坛上,省节庆会展研究会会长王重农说,武汉会展业高层次人才匮乏,10万年薪都招不到一个高素质的会展项目经理。
武汉会展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素质的会展从业人员需求日益上升。他认为,目前武汉的会展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专门从事会展管理的公共关系人才和会议策划、协调人员,比如展览装饰专业人才就很少,尤其是专业制作工人和展示设计师。
“10万元年薪都招不到一个高素质的会展项目经理,这导致了会展专业化管理的困难和服务水平低下,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省会展业商会会长张珺也认为,粗略估计,武汉每年会展人才缺口在1000人以上。
武汉即将迎来会展发展的黄金期
会展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以其明显的经济效益、强大的拉动作用,以及显著的宣传效应,日益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中心城市均将会展业作为实施“大开发、大开放”战略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会展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东西部地区战略节点的武汉市,发展会展业不仅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而且还享有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五大产业聚集区和十大主导产业的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国家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武汉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巨大机遇;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馆主体工程(展馆面积将达到18万平米)正式开工建设,全市即将形成“一主三辅”的展览场馆格局,将彻底解决近年制约武汉会展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可以说,一直立足于打造“中国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会展名城”的武汉,即将迎来会展发展的黄金期。武汉在会展业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政策扶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的同时,还应注重把握以下发展重点,积极改革,勇于创新,推动武汉会展业既快又好地发展:
一、明确专业化发展方向
(一)是努力推进展览题材的专业化。专业展是当代国际会展业的发展方向,没有专业化无法形成展览会的规模,也就无法增强展览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武汉会展业要办出自身特色,一是现有的会展项目要快速定型;二是要根据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策划和培育更多的专业展;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品牌战略,认真办好机博会、食博会、农博会、光博会、汽车展等具有一定品牌基础的展览会,努力使展览会获得国内权威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的认同与支持,进而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资格认可。
(二)注重观众的专业化。从某种角度来说,展商是现代会展业展会的生命线,专业观众则是展商参展的前提,专业观众的参展比例是参展商衡量展览会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参数。专业观众的组织与培育工作,决定着专业展览会的成败。这要求:建立展览会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加大对名家、名品的组展力度;充分借助行政网络、专业协会和学会网络,努力从不同的层面组织、吸引专业观众;展、会结合,通过举办高层会议吸引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管理决策者等不同层面的专业观众。
(三)大力推动展览队伍的专业化。展览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无法参与国际竞争。武汉会展业之所以人才缺乏,原因在于武汉会展业不发达,会展市场发育不充分,从而未能形成人才的“洼地效应”。现阶段武汉会展队伍要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一方面对武汉现有的会展人才进行培训,通过走联合之路形成合力,解决会展业人才“源”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地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各类与展览业相关的人才,解决会展业人才“流”的问题。
二、把握大型化发展趋势
展览会的大型化是现代会展业发展的新特点。从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的模式看,只有展示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展览会,才具备创品牌的条件,才能产生影响力和竞争力。欧洲的20个大型展的展示面积均在13~40万平方米。同时,一个城市的会展功能,特别是举办大型国际性展会的能力、规模和水平,也是国际大都市的衡量标准之一。武汉会展业要走大型化之路,首先要把武汉现有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展览会做大,使其规模和水平与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其次要注重整合现有的展览资源,努力改变目前展会规模小、展览力量散的状况,努力把展览题材相近、具备一定规模的展览会合并,通过协调、重组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其三,要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引入国内大型专业巡回展,着力培育武汉会展市场。
三、突出国际化发展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国际贸易和交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资本、商品、技术的转移对会展活动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从而推动了现代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从国内会展业发展态势来看,国际展览公司已经开始抢滩中国展览市场,国内展览会只有具有国际性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展览会作为展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其国际化程度,标志着展览会所在城市的市场容量和外向度。武汉会展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一方面体现着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武汉与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要推进武汉会展业国际化,第一,要不断提高国际展的比例,鼓励国内、市内展览公司多举办国际展;第二,各展览公司要逐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国外企业参展的比例;第三,要拓展与国外展览公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千方百计争取国际展览业巨头联合办展或独立办展。第四,要争取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会展发达国家的知名展览公司在武汉设立办事处。
四、推进集团化发展步伐
会展业的集团化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既是发展的需要,又是竞争的产物。当今世界会展业的并购之风丝毫不逊于其他产业。20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展览公司在完成了资本的优化组合后,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办展优势,以收购会展品牌为主要手段进入传统会展市场和各新兴市场,目的是抢占更大的会展市场份额。面临国内激烈的竞争局面,刚刚起步的武汉会展业必须通过走“联合、集团化”之路来发展壮大,抵御风险。要以资产为纽带,以展览项目为基础,整合武汉现有展览力量,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扩展武汉会展企业对内对外合作的资本。一方面加强展览组织者的横向联合,把武汉现有的展览资源用好用足,实现利益共享;另一方面要加强会展产业的纵向合作,把展览组织、展览工程、展览运输等结合起来,形成利益联合体,不断推进武汉会展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