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2009-02-05 11:40阅读:119

作者 : 未知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字号
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其中绝大部分完全脱离农牧业生产。虽然这种劳动力的流动能够给农村牧区带来经济收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技能与所从事岗位不适应问题、转移劳动力子女教育问题、劳动力输出地人才流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妨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流动进行综合分析。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现状及特点
 
  (一)转移规模扩大,收入增长较快
 
  1997-2006年,全区农村牧区外出从业劳动力增加了48万,年均增长4.8% 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达75万人,占农村牧区总劳动力资源的6.07%
 
  (二)转移劳动力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2006年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达到81.8%。其中,2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16.0%21-30岁的劳动力占42.5%31-40岁的劳动力占23.3%(见图1)。2006年转移的劳动力中有50.5万人为男性,占转移总数的67.3%
 
1  2006年全区外出劳动力年龄构成
 
 
  (三)转移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
 
  外出转移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转移总量的66.5% 。文盲占1.7%,小学文化程度占19.2%,高中文化程度占9.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2%(图2)。
 
2  2006年全区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四)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区农牧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341.9元,比上年增加353元,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0%。其中,农牧民人均在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478.8元,比上年增加84.5元,增长21%。农牧民劳务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006年务工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务收入将成为全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五)外出劳动力以区内就业为主,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2006年全区转移的农村牧区劳动力中,有29.32%到区外就业,并且主要是东部发达地区,本自治区就业的比例为70.68%(见图3)。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占总量的60.9%,第一产业为3.9%,第二产业为35.2%
 
3  2006年全区外出劳动力就业地构成
 
 
  (六)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内蒙古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13.7%,参加劳动保险的比例为8.8%,两项较上一年均有所提高。由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农牧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治理,调查显示,2006年全区转移的劳动力中,被雇主拖欠工资的比例为1.5%,拖欠工资额占总收入比重仅为0.2%
 
  二、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牧民收人,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牧区经济的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
 
  (一)经济分析
 
  经济的发展诱发了大量农村牧区劳动力走上了就近转移之路。这种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牧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GDP增长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从1997年到2006年,全区非农业生产总值由831亿元增长到4142亿元,涨幅较大,剔除物价因素,非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2倍。而农业生产总值涨幅较小,十年间仅增加了1.6倍(见图4)。
 
4 农业、非农业GDP增加值变化情况
 
 
  劳动生产率方面,以1997年不变价计算的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相应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从1997年的2.7倍扩大到2006年的7.1倍多,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见图5)
 
5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注: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农业劳动人数;非农业劳动生产率=非农业增加值/非农业劳动人数。其中增加值采用1997年不变价。)
 
  (二)模型分析
 
  我们在研究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劳动力转移能否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如何测算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对两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将衡量国民经济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解为农业GDP和非农业GDP两部分,并建立各自的生产函数。模型如下:
 
  Y1=A1(t)L1α1K1β1Dγ (农业部门生产函数)    
 
  Y2=A2(t)L2α2K2β2 (非农业部门生产函数)  
 
  变量说明:式中Yi i=12,分别代表了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是两部门以1997年不变价计算的产出增加值;Ai 是技术进步水平,包括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是一个非量纲的综合性指标;Ki是两部门的资本存量,即投入的资金,其中K1为经过修正的农业部门固定资产原值, K2 为经过修正的非农业部门固定资产原值;Li 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从业总人数,采用年末部门劳动者数量;αi是资本K的产出弹性,βi是劳动力L的产出弹性,D是土地投入。
 
  同时对⑴⑵两个公式取对数变换,得到如下线性方程:
 
  lnY1=lnA1+α1 lnL1+β1 lnK1+γlnD    
 
  lnY2= lnA2+α2lnL2+β2lnK2          
 
  对⑶⑷两式两边同时求导数,有:
 
  dYl/Yl = dA1A1 +α1dL1L1 + β1dK1K1 +γdD
 
  dY2/Y2= dA2A2 +α2dL2L2 +β2dK2K2   (6)
 
  则有:劳动力在两部门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α1dL1L1和α2dL2L2,其中,dL1L1dL2L2分别为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dYl/YldY2/Y2分别为两部门的增加值增长率。
 
  1、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分析
 
  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Y1=A1(t)L1α1K1β1Dγ,这里采用1998-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经济社会调查年鉴》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估计,有:
 
  lnY1=2.651252-0.696251nL1+0.2236671nK1+0.3801681nD
 
        (0.649308)  (-0.44297)   (5.668483)  (1.393077)
 
  (注:括号里为相应的t检验值)
 
  从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R-squared值为0.914391AdjustedR-squared值为0.871586,说明拟合成度较好。F-statistic值为21.3619,是显著的。从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可以看出,劳动产出弹性为-0.69625,说明了随着劳动力的投人,对全区农业增长的贡献为负,即劳动力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引起农业部门增加值下降0.69625%,说明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拉下的作用,农业劳动力过剩。因而不难得出结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
 
  2、非农业的劳动力投入―产出分析
 
  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Y2=A2(t)L2α2K2β2,采用1998-200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经济社会调查年鉴》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估计,有:
 
  lnY2=-0.18073+0.6669281nL2+0.587247lnK2
 
         (-0.09383)   (1.006405)   (7.506842)
 
  (注:括号里为相应的t检验值)
 
  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squared值为0.973104AdjustedR-squared值为0.96542,说明拟合成度较好。F-statistic值为126.6327,是显著的。所有指标都通过检验。从解释变量的系数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的系数要大于资本投入系数,说明劳动力投入对非农GDP具有决定性作用,且劳动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引起非农业部门增加值增长0.666928个百分点。从1997-2006年间,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年均增长0.45%,由此可知,劳动力增长对非农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为0.003个百分点(生产要素对该部门增加值的贡献=产出弹性×该要素投入增长率)。
 
  可见,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业转移并没有导致农业产出的减少,对非农产出具有正的影响,即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从前面的经济分析结果中我们也发现,全区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农业部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业转移必将带动农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总体提高,并带动农村、牧区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带动全区农村牧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也要看到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
 
  从前边的分析我们知道,转移劳动力以男性青壮年、文化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区转移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达到81.8%,初中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66.5%。这种状况导致了农村牧区的留守劳动力主要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未成年人、中老年人、妇女为主,由此带给我们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如不加以重视,会影响到全区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型人才缺失,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是一种包含智力输出的迁移过程,相对优秀的劳动力的流出对流出地具有负外部性。从前边的分析可以看出,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存在剩余,且目前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劳动力,即,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这必然会对农牧业的生产产生影响。留守劳动力相对来说文化水平偏低、思维观念老化,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从而会影响到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相应的削弱了农牧业生产发展后劲,也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农村牧区的差距。
 
  (二)后备干部选拔困难,阻碍了农村牧区集体事业发展
 
  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大多数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他们走后使农村牧区后备干部严重不足,在村(嘎查)换届选举中有的地方只能将年龄大、文化低,甚至能力不强的村民选进村委会,致使干部素质下降,能力不强,无法带领农牧民发展生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阻碍了农村牧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此外,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也使农村牧区基本设施建设难以实施。并且,由于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一些公共事业商议中不能做决定,影响了集体事业的发展。
 
  (三)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更加艰难
 
  随着农村、牧区劳务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务收入成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贫困地区由于资源贫瘠,青壮年大量外出现象更为明显,虽然劳务收入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对本地区发展不利,更加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这种差距反过来又削弱了贫困地区招商引资能力,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四)劳动力外出务工难度增大
 
  近年来,城市劳动力就业越来越供过于求,大量职工面临下岗、分流、提前退休,使城市中一部分技术含量低的苦、脏、累的原本由流动农牧民承担的工作转由城市下岗人员逐步替代,使本身很窄的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渠道变得更窄。因此,城市经济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降低给外出务工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部分从农村、牧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又回到原地。
 
  (五)转移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
 
  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城市对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农牧民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择业及生活。就目前而言,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资料显示:在2006年的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中,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而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仅为3.2%。由于农村、牧区劳动力素质偏低,从而增加了外出务工的难度,只能从事一些脏、累、苦、险、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另外,农牧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手段的机械化,也给本身就素质不高的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新的压力。
 
  四、搞好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持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努力,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和合理配置,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宣传工作,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应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和合理配置的理论研究,为正确制定和贯彻实施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应该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的宣传工作,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式和引导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减缓人口生产和劳动力供给
 
  过快增长的人口不仅会抵消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会导致人口与资源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农村牧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在努力扩大劳动就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尽量减少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将农村牧区人口的基数降下去,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才会越来越小。因此,这个基本国策需要长期狠抓下去,防止其反弹。其次,降低青少年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严禁个体、私营企业雇用童工。尽量让青少年享受到其应该有的教育。
 
  (三)强化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培训
 
  对于进入非农行业的转移劳动力来说,技能培训是实现其找到一份能增加收入的工作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对其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同时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主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为了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培训农牧民工的积极性,政府也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建议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牧区的及时、方便、准确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专网,制订并完善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反馈制度,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村牧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给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影响。因此,需要政府对留守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及相应的帮助,提高留守人员的生产水平并帮助他们处理困难,以解决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此外,要强化对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九年制义务”基础教育,以提高农牧业潜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我们知道,经济发展状况最终是由人口的素质状况决定的,对于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就需要通过国家财政、社会集资或其他方式,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
 
  (四)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障农牧民工的各项权益
 
  务工地对转移劳动力的“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到二个层面配套的制度性安排,一是政府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公共产品的支持政策;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之上的城乡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待遇差距等问题,为农牧民外出务工经商提供平等的身份环境,以实现社会对其的接纳,使之最终能成为工作地的居民、产业工人、社会平等的公民。
 
  (五)改善务工环境
 
  加强转移劳动力的务工环境整治和检查专项工作,定期进行整治和检查。重点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在农牧民工集中地、工业园区,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比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实行强制劳动保护工伤保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来保障用工单位按时支付工资,严厉查处克扣、拖欠工资的用工单位。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牧区人口城镇化水平,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他们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为农村牧区劳动力创造就近转移就业的渠道。全区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各级政府应根据区域优势优先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牧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旅游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大力发展观光农牧业,城市郊区应充分发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七)加速培育农牧业劳动力市场,做好农牧民工维权工作。
 
  需要在劳动力宏观管理政策和就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有组织、开放型的农牧业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健全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法规以及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当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农牧民工常常处于弱势。因此需要逐步改善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清理限制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用工行为,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凭自身素质公平竞争就业的环境和氛围。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