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安徽在中国历次农村改革中始终具有先导性和开创性,彰显了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时代精神。安徽30年的农村改革,迈出了三大步伐:第一步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促进了农民增收;第二步是农村税费改革,核心是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实现了农民减负;第三步是农村综合改革,核心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安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铸造了全省“三农”建设辉煌成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并对全国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贯彻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在八届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安徽新一轮改革必须从农村寻求突破,新一轮发展必须从巩固农业基础开始,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三农”问题始终是安徽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做好“三农”工作,安徽保持长期又好又快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如何在新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动力和优势所在
历经30年农村改革发展,安徽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农村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轨,农村社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加快转型,安徽省经济总体上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1、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致力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下发了10个一号文件,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制定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安徽省已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审视省情,提出到2020年,安徽省现代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位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取达到80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03年至2007年,全省累计发放粮食、农资、良种、农机、生猪等各类补贴123.4亿元,发放退耕还林和公益林补贴38亿元,全省农民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人均年上缴税费100多元,2007年人均得到政府补贴139元。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成果,2007年与2003年相比,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27元增加到3556元,年均增长13.7%,居全国位次由第22位上升到第20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全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8万公里,新建改造排灌泵站13万千瓦,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40万亩,解决41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家店1.7万多家,新增农村沼气30多万户。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完成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电话、户户通电工程。2008年,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成效显著,小麦优质率达71.7%,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连续九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丰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局良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2、较为明显的农业优势赋予农业发展的重要责任
安徽是农业大省,2007年,安徽GDP占全国的2.9%,居全国第14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4.3%,居全国第10位。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2007年,全省粮食产量2901.4万吨,创历史新高,总量比1978年增长近1倍,居全国第6位;油料产量199.2万吨,增长5.1倍,总量居全国第5位;棉花产量37.4万吨,增长2.3倍,总量居全国第6位;肉类总产量323.8万吨,增长5.5倍,总量居全国第9位;淡水水产品产量166.5万吨,增长2.2倍,总量居全国第6位。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在全国农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了36条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再次重申中部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并把该基地列在“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之首,强调中部地区崛起,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全国重要“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基础上的崛起,更是“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上”的崛起。“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双重定位,实际上要求中部地区工农业大省要走中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不能以放弃农业优势,特别是粮食优势来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加快必须以农业安全为前提。
2008年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作为我国第一次发布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其意义重大。最近安徽省也编制了粮食增产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比2007年增产220亿斤。作为粮食大省,我们将始终把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既是我们对国家粮食安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发挥粮食大省优势的重要途径。
3、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基础性条件较好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地域、科研和市场优势。安徽省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粮食、油料、棉花、肉类、淡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常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后,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农业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狠抓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安徽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地域优势看,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东临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西连广大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地跨江淮,交通发达,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安徽可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接受辐射,又可面向全国,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逐步淘汰一部分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徽作为重要的劳务输出人口大省,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和资金要素,安徽已完全有能力承接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这些都为安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从科研优势看,安徽的高校、科研单位众多,合肥是全国四所科技城之一。安徽拥有2所农业院校、3000多个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达3万多人,粮食生产综合研发能力居全国前列。“十五”以来,全省共选育出220多个粮食优良品种,制定了多项技术规程,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玉米振兴计划三大行动,以集成、示范、推广关键技术为内容,以大县、大片、大户为重点,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成功之路。2008年,全省小麦、水稻每亩单产分别比2005年增加61公斤和34公斤以上。
从市场优势看,安徽常住人口6100多万人,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市场,食品、饮料、棉纺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初具外向型经济雏形,与国外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柠檬酸、棉纺等产品在国外已有一定知名度,形成了“皖烟”、“皖酒”、“皖茶”等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已有华星、古井、金牛、丰原等多家农业相关上市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经验。所有这些条件都为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4、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有效载体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背景下来考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工业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不仅使工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也给农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推进新型工业化,能为加大财政支农扶农力度提供可靠的保证,能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资、技术和科技装备,能有效带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化。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岗位将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以城市为主要依托,而城镇化正是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促进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回顾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安徽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均GDP 2005年超过1000美元,2007年达到1580美元;工业化率在1998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2007年达到37.4%;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034.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1%;城镇化水平达到38.7%,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条件与实力。
二、现阶段安徽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1、农业基础薄弱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
虽然安徽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相对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据有关资料,安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设施不配套,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797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8%,低于河南和江西,机电灌溉面积仅占70.9%。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末,安徽省还有1.7%的村没有灌溉水源,仅有29.4%的村有排灌站,30.5%的村有机电井,粮食生产受制于自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近五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2200千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2.6%,比全国高17.9个百分点;2007年安徽省水灾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均位居全国首位。由此暴露出安徽省农田水利设施水平不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弱的矛盾,这是造成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农民种植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2007年安徽省粮食亩产为298.6公斤,比全国低18.4公斤,其中稻谷亩产410公斤,低19公斤。
2、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农村人口增长较快,1999年乡村人口首次突破5000万人,2007年达到52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9.2 %。而与此同时,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常用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6624.2万亩下降到2007年的6216.3万亩,年均递减0.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1.6亩下降到1.2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农业生产经营户1108.2万户,户均经营耕地5.6亩,只及全国的84.9%。
对于农民来说,耕地首先是“生存资料”。受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集约经营,着重提高土地生产率。由于分散经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不具优势,这就使得农村人口在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日益缩小,人多地少矛盾的直接结果是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使有限的土地上难以产生较高的生产效率,安徽省第一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以2007年为例,全省从事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7100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0%,仅及全省从事二产人均劳动生产率的18.8%、三产的30.1%,居全国第22位。
从土地流转看,安徽省农民普遍不愿出让土地,存在维持现状的心态,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是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当部分农户虽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但仍不愿放弃土地。农普资料显示,全省农户租出、包出过耕地的户62.6万户,占总户数的5.3%;租入、包入、转入过耕地的户101.8万户,占总户数的8.6%;租入或租出过耕地的户数162.9万户,占总户数的13.7%,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土地流转率9.7%,也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形成成片规模,由于地块划分过小,即使几亩土地也要涉及很多农户,且群众的惜土意识越来越强(租金越来越高),一些投资人望而却步。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更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难度。
3、农业投入不足与农村生产要素外流的矛盾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投入。近年来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安徽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总体来看,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领域,安徽对农业的投入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投资农业的主体主要包括农户、企业、集体和政府。由于农户积累少,资金分散,缺乏大规模投资农业的可能,政府应是农业投资的主体。2007年,安徽省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仅为103.5亿元,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与江西相当,远低于河南、湖南、湖北,仅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农业投资为109.7亿元,仅占2.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只及河南的38.4%,比重比河南低1.4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处于末位。农业普查资料也显示,2006年全省乡镇级政府的农业投资完成额平均每个乡镇只有204.3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9.3万元,占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4%。
同时,农村的土地、资金等一些要素仍然不断地从农村流入城市,1995至2007年全省净减少耕地220万亩,农村储蓄资金等要素外流问题也比较突出,从而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由于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发展支撑体系仍然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一些粮食大县县级财政可支配资金减少,国家转移支付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4、劳动力素质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
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程度越发显著。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占5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由于农业劳动者文化知识的贫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收。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粗放的耕作方式和打工形式,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实施,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不相适应,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
目前,农村劳动力供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反映,青壮年农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不愿从事种粮、养猪传统的农业生产;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种粮等传统农业劳动甚至被认为是致富无门的表现,农村劳动力大大减少,留在村里的大多为中老年和妇女,农民整体素质下降,导致一部分田间管理粗放。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安徽农村住户外出从业人员1119.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比达6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9%,其中到省外868.9万人,在全国位居首位。强壮年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又形成了新的矛盾。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保障,农村社会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5、农民增收难与全国及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矛盾
一方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增收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继续靠政策补贴拉动农民增收难。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维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二是靠价格因素拉动农民增收难。近年来,国家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农资价格涨幅达到24.6%,涨幅创十多年来新高,国家惠农政策的好处有相当一部分被抵消了。三是靠劳动力转移增收难。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到了临界点,难有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减弱,沿海一些经济外向度较高地区的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下降,目前已出现农民工返乡现象,这将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但与全国及中部各省水平的差距仍在扩大。1981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第9位,比全国高23元,而2007年比全国低584元,位次下滑11位。与中部省比较,改革初期,安徽农民纯收入低于湖南,位居第2,但2002年以后在中部地区已处末位。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74元,比全国低2312元,位列1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比全国低584元,位列20位。与2000相比,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7%,而农村居民年均增长9.1%,比城镇低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为2.79:1扩大到2007年的3.27:1,差距比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第10位,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安徽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三、当前安徽省农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
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是安徽人文精神的鲜明特征。当前,安徽正处于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新一轮发展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推动新一轮思想的大解放,让安徽人文精神的灿烂光辉照亮全省每一个角落。因此,当前要在科学发展中深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尽快形成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应成为新时期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不断推动农村稳步发展,确保实现三个主要目标:
一要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优质安全,特别是要保证粮食安全,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要多渠道、多产业、全方位地增加农民收入,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不断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
三要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因此,需要我们认真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坚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安徽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1、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
目前安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初级阶段,仅靠过去传统农业的简单外延性增加,是难以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应该看到,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单户生产已不适应大物流、大发展、区域化的生产需要,而规模化、大户型生产效益凸显,我们在做好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不适应,劳动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机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当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较多,客观上具备了流转的基础,另一方面,安徽省不少地方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实践上有成功的典型经验。因此,要尽快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使部分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规模经营。
2、创新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经营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还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
各地要继续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思路,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三个层次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推进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比重,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打造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实施茶产业茶文化振兴工程,提高皖茶知名度和竞争力。推进畜牧业养殖模式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水产养殖,不断提高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殖。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扩大加工范围,提升加工档次和科技含量,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产品质量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安徽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专业流通中介组织。加快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主动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申办各类农产品交易会,使之成为安徽省开拓农产品市场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3、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科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要把提高科技兴农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安徽人口多,耕地不足,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农业技术创新、转移、应用与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加快科技入户工程步伐,使农户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户科学种、养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村教育投资应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结合农村教育资源状况,调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通过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根据安徽省财政的实际状况和中央的要求,必须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投入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比例,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和发放方式,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向农产品主要产区重点倾斜。同时要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加大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建设,抓好农村水毁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重点加强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创业和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大力投入现代农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全民创业,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村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