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全省上下积极实施“工业兴省”发展战略,努力抓住各个不同阶段工业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全省工业经济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工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效益的工业体系,并从数量扩张为主逐步转化为结构优化为主,开始进入提高整体素质的新时期,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稳中求进的工业发展之路。
一、工业稳定发展,大而趋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总体规模和实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增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
(一)工业经济在改革中持续快速发展,稳定性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紧紧抓住各个发展机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工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工业经济总量得到迅速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只有108.5亿元。进入80年代,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以及工业企业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快速发展,到1990年,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568.3亿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1.3%。90年代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各种非公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国有工业改革、改组、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到200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3665.7亿元,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全省工业年均增长16.6%。2001年至2007年,是山东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工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国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发展。2006年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到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3412.7亿元,7年间年均增长16.7%,工业总量连续超过江苏、广东,跃居全国第一位。1978至2007年的三十年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8.2倍,以年均13.9%的速度快速发展。
在确保总量扩张的同时,山东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完善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使工业增长波动幅度越来越小,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强。针对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工业增长出现的两次“过热”现象,山东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落实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对工业经济进行微调,成功地实现了工业经济发展的软着陆。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增长过快等“局部过热”苗头,针对这一现象,山东严格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对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进行严格控制,宏观调控初见成效,防止了工业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了工业增长的大起大落。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工业增长波动幅度由上世纪80年代的17.9个百分点、90年代的21.4个百分点,缩小到2000年以来的9.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总体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多年来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全省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一是工业企业个数迅速增加。1978年全省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5345个,至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36145个,比1978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还多20800个。二是产品产量增长迅猛。与1978年相比,一些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2007年,发电量达到2698亿千瓦小时,比1978年增长16.3倍;原煤14518.3万吨,增长2.5倍;钢材4960.2万吨,增长77.2倍;汽车66.3万辆,增长89倍;水泥15304.3万吨,增长31.7倍;金属切削机床10.9万台,增长5.6倍;电子计算机6.1万台,增长2040倍;电视机900.4万台,增长1211倍;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如家用轿车、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彩电、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从无到有,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大幅度增长。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186.2亿元,比1978年增长183.5倍;实现利润3391.2亿元,增长79.7倍;实现利税5460.3亿元,增长85.6倍。经过30年的发展,山东工业整体实力已位居全国前列。工业增加值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78年列全国第四位,1998年跃居全国第一位,之后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部分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07年,山东发电量、改装汽车、拖拉机、电子计算机、黄金、原盐、水泥、纱、布、机制纸及纸板、化肥、精制食用植物油、啤酒、葡萄酒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三)工业总量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业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巩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山东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曾一度低于农业。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工业经济发展加快,自1985年以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农业,居各行业之首,而且随着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至2004年,工业经济比重首次超过50%,2007年达到51.7%,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已占据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1979年工业的贡献率为35.2%,1990年达56.8%,2000年达52.1%,2007年达到60.4%,工业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
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十年来,山东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全省工业在轻重工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行业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轻、重工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山东轻重工业延续了市场经济国家的演变模式,结构调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轻工业加快发展阶段(1978~1990年)。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经济发展过于片面地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长期的“重重、轻轻”虽然加快了全省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导致了轻重工业比例过于失衡和消费品严重不足。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由1949年的90.2:9.8变为48.6:51.4。改革开放后,为了扭转“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补充消费品的不足,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方针,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山东工业结构严重重型化的倾向得以扭转,至1990年,全省轻重工业比例已调整为50.8:49.2。
第二阶段,重工业再次加快发展阶段(1991~2000年)。“六五”、“七五”时期的消费“补课”与轻工业优先发展,使生活资料的供求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众多消费品由供不应求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个别商品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为进一步理顺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关系,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任务,1989至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工作完成以后,全省又加强了以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生产。落后的长线轻工产品逐步退出市场,能源、原材料工业和电子及仪器仪表、电器等产业快速增长,山东工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转向技术水平较高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重工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到2000年,轻重工业比例由1991年的51.1∶48.9变为47.7:52.3,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上符合工业经济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三阶段,重工化特征更为明显阶段(2001年至今)。进入新世纪以来,居民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升级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由于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产生了较大需求。市场需求导向的转变,加快了资本向重工业倾斜,促进了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51.5%升至2007年的65.1%,山东工业经济进入重工业化的新阶段。
(二)所有制结构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前,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山东工业在所有制关系与所有制结构方面片面追求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使得个体私营经济的成长受到抑制,公有制基本成为唯一的所有制形式。1978年,山东国有企业占67.6%,集体企业占26.5%,其他经济仅占5.9%。改革开放,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非公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山东非公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动力,私营工业、“三资工业”等非公有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逐渐从一般性的竞争行业中退出,盘活了企业资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公有制工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2007年,全省公有经济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3.8%,比1978年下降60.3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比重达66.2%,比1978年上升60.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工业比重达29.2 %,“三资”工业达19.4%,非公有经济已成为山东工业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工业行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至2000年,山东和全国一样,工业发展总的思路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以及越来越强劲的城市化、工业化需求,工业结构最典型的特征是大量农副、纺织等轻工产品的生产以及钢铁、建材等生产资料的加工制造,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虽有发展,但行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2年山东提出了突出发展“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外经外贸”三个亮点战略以来,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前景,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007年,山东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477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2%,比重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23.5个百分点。而传统工业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比重相对下降,由1978年的94.3%下降到2007年的70.8%。
三、工业企业改革成效斐然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上下积极探索企业深化改革的路子,开展了以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推进资本运营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各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国有工业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造成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山东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不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步伐,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小型企业积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租赁、承包等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使产权单一的纯国有企业比重下降,全省国有企业比重由1978年的67.6%下降到2007年的5.5%。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地位、作用日益突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后,山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实行制度创新,使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现代公司制度的财产组织形式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7年,山东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已达20694户,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3%,完成工业总产值29040.5亿元,占58.2%,企业数和总产值总量均居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之首。通过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山东的国有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全面参与到重点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质量提高的时期。
(二)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90年代后,山东通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鼓励发展个私等民营经济,不断促进工业产权制度改革。随着大量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的进入,山东工业产权和投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以国有和集体工业为主、产权结构较为单一的格局被逐步打破。1993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本金中,国家和集体资本占76.1%,其他资本仅占23.9%,至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中,国家和集体资本所占比重降低到21.4%,其他资本比重达78.6%,其中法人资本占34.9%,“三资”资本占19.3%,个人资本占24.4%,呈现出国资、外资和民资“三轮驱动”的格局。
(三)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竞争力提高
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围绕壮大优势企业,以发展规模经济为重点,实行多元化、多形式产权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不断提高。1978年,山东大中型工业企业只有192家,1990年达到1111家,2000年达到2740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入新世纪以后,山东把培植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工业加快发展的战略之一,大企业集团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07年,全省大中型企业达3414个,其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6%、59.7%、64.1%。通过改制重组,全省涌现出了海尔集团、莱芜钢铁集团、济南钢铁集团、海信集团等527家工业企业集团,2007年,527家工业企业集团共拥有资产17878.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882.4亿元、利润1572.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0%、41.8%、46.4%,这些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已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带动作用。
四、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得到巩固
在三十年的工业发展历程中,山东一直把坚持“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强企业品牌经济和新产品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得到巩固。
(一)装备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山东重点发展的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山东装备制造业已具相当规模。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9978家,比1978年增加5555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1930.8亿元,比1978年增长60.3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308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2%,比重比1978年提高4.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为全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部分传统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山东在“九五”时期对纺织、煤炭、冶金、建材、石化、烟草、电力等7个行业采取了控制总量、限产压库政策,关闭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小炼油厂、小火电厂、小炼钢厂)。2005年以来,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调控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增速趋缓。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业的年增长率从2005年的31.3%、2006年的23.5%、回落到2007年的21.0%;造纸及纸制品业从2005年的23.4%、2006年的18.6%、回落到2007年的1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从2005年的33.8%、2006年的32.7%、回落到2007年的27.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从2005年的28.2%、2006年的15.7%、回落到2007年的1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2005年的31.7%、2006年的30.1%、回落到2007年的2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2005年的46.0%、2006年的24.3%、回落到2007年的18.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从2005年的20.7%、2006年的18.5%、回落到2007年的11.3%。
(三)能源工业产能大增,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能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2007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594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18.2倍;年发电量达2698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6.3倍;原煤产量达到14518.3万吨,比1978年增长2.5倍。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经济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山东“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2%的目标要求,进入“十一五”以来,全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1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为2006年的2.02吨标准煤/万元、2007年的1.89吨标准煤/万元。
(四)新产品、名牌产品不断涌现
自90年代末国家实施新产品计划以来,山东通过政策性引导和扶持,大力促进新产品开发,一批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较高,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的新产品应运而生,促进了山东工业新产品产值的迅速增加。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3915.2亿元,现价产值比1998年增长了7.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85%,比1998年提高0.49个百分点。这些新产品对山东工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带动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山东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为全省工业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工业产品竞争力。创立名牌、拥有名牌,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山东一直把实施名牌战略当作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质量好、品牌信誉好的山东名牌产品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批以中国名牌为龙头、山东名牌为重点、各市地方名牌为基础的名牌产品群体。至2007年底,全省共确认山东名牌产品1370个,海尔空调和洗衣机、海信彩色电视机、张裕葡萄酒、鲁花食用植物油、重汽载重汽车、山推推土机等271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名牌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山东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了区域经济的良好形象,增强了社会的名牌认同感,名牌产品已成为山东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进器。
改革开放三十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工业大省的目标,奠定了向工业强省迈进的基础。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应抓住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切实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必将进一步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为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