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概念,从《诗经》中最早出现这一名词算起,在我国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和积淀中,对于一直为温饱问题困扰的国人来说,小康这一概念的涵义已约定俗成为: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然度日的一种生存状态,并成为历代百姓心目中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小康目标逐渐变得具体、明朗;到党的十六大,更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使新时期小康社会的概念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内容更加丰富,从薄有资产、安然度日的古典型小康生活拓展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小康社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演变过程既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认识的不断升华、理论的不断发展,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目标的不断提高和追求的不断升级,在量变过程中逐步实现着质的升华。
一、邓小平同志论小康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了“小康”一词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同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讲到进行经济调整意义时说:“这次对经济作进一步调整,是为了站稳脚跟,稳步前进,更有把握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更有利于达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至于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这要继续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然后着手编制切实可行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的这次讲话非常明确的论述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同我国基本国情、长期发展战略同短期规划、小康建设同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经过近一年的深思熟虑,小平同志的小康构想已经基本成形。自此以后的几年间,小平同志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断多次地反复阐述小康的内容和意义,用小康来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1986年以后,邓小平同志一方面把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最优越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反复加以强调;另一方面,他又对小康思想进行丰富和发展,把我国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的目标具体化:即在20世纪末翻两番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四千美元。
1987年2月他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 3月,他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时再次谈到:“我们确定了两阶段的目标,就是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年4月,小平同志在接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及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又接连三次表达这一思想观点,阐述贫困的中国发展为小康的中国的美好设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用几十年的时间,争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构想,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日臻完善和成熟 ,并被党和国家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时吸收、采纳。
二、小康构想的丰富与发展
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思想最早被党的十二大所接受。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人民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十二大报告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000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十二大还做出了实现小康分两步走的部署:“为了实现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确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列入了第二步战略目标。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指出: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实现了第二步任务,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人民群众将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大报告对于小康概念有了新的发展,报告中对小康的描述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而是基本上涵盖了整个经济领域。如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的提高;工农业和其它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首次规定了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水平等等。这说明我们党对小康生活水平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全面,社会主义“小康”概念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创新与拓展。
1990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和1991年3月举行的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作了具体的部署,对小康目标和蓝图作了详细的描述:“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次会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重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79年小平同志首倡小康建设,到2000年末,历经二十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使我国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告别了物质匮乏的年代,人民生活由贫困走向温饱,又由温饱跨入小康门槛,使千年的企盼梦圆在二十世纪之末。
为更好地监测反映我国的小康进程,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如下。
全国小康生活水平评价基本标准
指 标 名 称 |
标准值 |
权 数 |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
900 |
14 |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400 |
6 |
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1200 |
10 |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平方米) |
12 |
5 |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平方米) |
15 |
7 |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克) |
75 |
6 |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平方米) |
8 |
3 |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
85 |
5 |
9、恩格尔系数(%) |
50 |
6 |
10、成人识字率(%) |
85 |
6 |
11、人均预期寿命(岁) |
70 |
4 |
12、婴儿死亡率(‰) |
3.1 |
4 |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11 |
5 |
14、电视机普及率(%) |
100 |
5 |
15、森林覆盖率(%) |
15 |
7 |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
100 |
7 |
根据上述小康生活评价标准,国家统计局课题组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对16个指标进行了测算,监测结果为: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6%。这一测算结果表明:到上个世纪末,一个有着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个目标,为顺利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为此,山东也于1993年建立了全省农村小康进程监测系统。这套监测系统是依照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小康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监测和计算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连续几年,由省统计局对全省及各市地、县农村小康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反映,并对达到小康水平的县、乡、村进行检查验收。监测结果显示,到1999年底山东省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6%,比1990年的60.4%提高了35.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4.0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标看,16项监测指标中已经完全达标的有14项;接近目标水平的有2项,全省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省,在2000年前已成功实现了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20世纪末达到的小康即“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们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收入还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标准,我们才刚刚摘掉“低收入国家”的帽子。所谓不全面,一方面是指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在当时我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的贫困人口,他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一些已经脱贫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还很脆弱,容易返贫;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于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尚未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人们所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总的情况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水平还比较低,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总体上说,城市进入小康的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的比重小;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比重小;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很不平衡,并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基于上述状况,在世纪之交,我们党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江泽民同志在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至此,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清晰地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很显然,全面小康社会是建立在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的,是比总体小康起点更高、要求更高的社会发展状态。
从内容上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上个世纪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侧重点在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提高物质文明的水平。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单纯指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对此,小平同志有过清晰的描述。如1983年3月,他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以苏州为例,设想小康社会的状况时,就明确提到: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992年,他在南巡讲话时又说到: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思想,结合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的小康社会做了更为详细的描述,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追求的是经济、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强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质量上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发展水平都高于总体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从经济发展来说,就是用大约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其它相关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指标也都将大大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翻一番”的目标已提前在2006年实现,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十七大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
五、山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和鼓舞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齐鲁儿女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投身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山东经济、政治、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快速稳步向前推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我们对2000—2007年山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实际测算。国家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大类23项指标。监测结果表明,到2007年,山东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实现程度达到76.8%。具体来看,各大类及各单项指标均进展良好,呈稳步、持续上升态势。
(一)经济发展
经济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的经济增长水平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7年,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小康实现程度为71.7%,比2000年的50.1%上升了2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3.1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镇)的实现程度,均达到65%以上,分别为69.1%、66.8%、78.0%、100.0%。
(二)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2007年,山东社会和谐的小康实现程度为81.5%,比2000年的47.7%提高了33.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4.8个百分点,是6大类中推进速度最快的。其中:基尼系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的实现程度均为100.0%,提前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实现程度为99.7%,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水平;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的实现程度分别为60.5%、86.5%,说明近几年来山东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经济、社会、民生及地区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三)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2007年,山东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5.1%,比2000年的62.5%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3.2个百分点。其中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均已完全达到目标值,实现程度为10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5.6%、98.5%、95.8%,依次比2000年提高了28.1、35.7、37.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分别上升4.0、5.1、5.3个百分点。
(四)民主法制
近年来,山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机制,周密部署,加强督导,积极拓展平安山东建设的领域,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平安山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合力,使社会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省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07年,山东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4.1%,比2000年的84.8%提高了9.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3个百分点,是6大类中实现程度最高的。其中:社会安全指数的实现程度为100.00%,提前达到小康目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的实现程度为87.0%。
(五)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表现。2007年,山东文化教育的小康实现程度为66.1%,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5.0%、75.0%、74.2%,小康进程都超过了一半。
(六)资源环境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不断加大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力度,采取各项得力措施治污、减排、节水、降耗,使山东的资源环境保护成效显著。2007年,山东资源环境的小康实现程度为66.4%,其中:常用耕面积指数为100.0%,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指数的实现程度分别为55.6%、62.4%。
总之,在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山东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稳步持续向前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各项建设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不断加快,2003—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平均每年递增3.0个百分点,比2000—2003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3百分点,2005年以来,增长速度更是明显加快,小康实现程度年均提升高达3.4个百分点,据此推算,山东最迟在2015年,将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