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宏观影响,今年上半年,电信业迎来了一轮新的“小年”。
日前,电信产业密集发布最新财报或预警信息,并普遍呈现出营收下降、利润下滑态势。网络设备厂商成为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的重灾区,而终端、芯片及IT市场,寡头竞争格局继续强化,除个别优秀选手继续遥遥领先之外,其余厂商均呈现出利润集体下滑的严峻形势。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前提下,全球电信业原先存在的各种问题正在进一步加剧:经过多年转型努力才获得新一轮增长的电信运营业不得不面临需求疲软的市场环境;受到危机影响而不断降低的网络投资,将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商倒逼到一个新的洗牌、破产边缘;消费能力的下降与消费信心的不足使终端产业面临多年来首次销量增长下降;而风险投资基金的大幅缩水,则使互联网产业失去了支持创新发展的源泉。
分析师预计,鉴于全球经济复苏尚未有时间表,下半年,全球电信业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
恶劣的宏观经济环境首先带来的往往是残酷的行业洗牌。而这一趋势显然已经开始了。
以网络设备领域为例,爱立信一家独大的局面首次被华为打破,形成“二+三”格局(即“爱立信、华为+中兴、诺西和阿朗”)。鉴于诺西、阿朗糟糕的市场表现,“不排除有新的掉队者和进入者”;在终端领域,苹果、三星寡头竞争的市场形态已经维持半年,苹果和三星占据全球手机终端利润的90%以上,摩托罗拉、诺基亚、HTC、RIM等传统终端巨头沦为陪太子读书的尴尬境地;在IT领域,大象微软陷入创新困局,二季度财报陷入上市26年以来的首次巨亏,HP、IBM则风生水起,最新财报显示利润增长强劲。而在互联网领域,谷歌一家独大的局面目前尚未能被撼动。
网络设备业是本轮经济下行的重灾区,也是产业格局调整最大的领域之一。最新财报显示,目前除华为外,爱立信、中兴、诺西及阿朗营收及利润均出现下滑趋势,爱立信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销售额同比微增1%,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64%;华为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但营业利润不及去年同期;中兴通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80%;诺西、阿朗则面临运营亏损。
“电信设备供应商作为电信业的上游,受到的经济下行影响显然大于和先于电信运营商。”知名电信分析师程德杰说,在全球经济继续放缓和不稳定状态下,国际运营商普遍减少网络投资规模,控制投资成本,直接导致设备商主要销售市场业务活跃度偏低、2G设备销量下滑以及3G设备销售疲软。
数据显示,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在2012年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低于2011年的12%,以及2010年的31%。这也正如爱立信总裁卫翰思所言:“全行业正在面临一个严峻的时刻”。
综合网络设备商、IT、终端芯片及互联网厂商财报分析时发现,网络设备商营收及盈利能力退化十分严重,以艰难卫冕的爱立信为例,爱立信今年二季度实现净销售额550.3亿瑞典克朗(约76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仅增长1%,净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2亿瑞典克朗(约4.6亿美元)下降为12亿瑞典克朗(约合1.73亿美元),大幅下滑63%。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均远远被甩在移动设备、IT及互联网厂商身后。
展望下一步,包括爱立信在内的多家设备商认为,全球正在推进的LTE 4G网络建设将成为拉动电信设备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将是设备厂商走出艰难时刻的重大机遇。
但野村综研分析师胡意顺表示,LTE 4G对于网络设备业的提振能力将低于2009年3G网络建设对全球设备业的提振能力:“全球运营商在4G的网络建设路线上,普遍采用了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平滑升级的策略,对于网络设备的投资将不会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
此外,欧洲运营商囿于欧债危机,非洲国家经济能力相对更差,LTE建设热潮将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这也决定了LTE整体投资将不会出现较大提升。
而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更有分析师认为,目前网络设备供应市场严重“过剩”,设备商在运营商网络招标过程中之间出现的互相杀价,恶性竞争行业现状,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供给大于需求。
综合以上,多位分析师普遍预测,网络设备市场格局将出现新一轮的洗牌--从此前的“一+四”演变为“二+三”。目前,爱立信在网络设备市场上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二季度财报显示,华为整体业绩已经与爱立信不相上下,甚至有媒体结合财报数据分析,华为已经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设备厂商第一。
对此,弗瑞斯特副总裁王平认为,财报上统计的数据仅供参考,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其所提供的数据主要是内部结算数据,且华为的营收和利润数据中,还包括了终端及企业网收入,“至少有25%的收入并非来自网络设备”。因此,他认为,在网络设备方面,爱立信仍然是全球第一,但这也同时说明,网络设备行业格局从此前的爱立信一家独大,已经演变为“二+三”格局。
中国移动设计院分析师邢云鹏认为,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一阶段,硬件厂商的业绩仍会逐渐下滑,但与智能终端生产相关的厂商尤其是芯片厂商会好于传统的硬件生产厂商。
但现实是,很难再把中兴、华为单纯地定性为一个网络设备商或手机终端厂商,更难把苹果归类为IT公司或是手机公司,又或许是互联网公司?类似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三星、谷歌、百度……但这些公司有一些共同点:对市场最灵敏的嗅觉、最快最准的战略布局、对用户需求最快最全面的理解和实现。跨产业融合,令这些某领域的先行者,在经济下行的道路上,反退为进。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尽管最先看到了融合的趋势,却失败于市场战略的布局和把握。微软虽然与苹果同龄,但与当下活力四射的苹果相比,显得步履蹒跚。微软最先看到了平板电脑的商机,却迟迟没有推出一款能够叫板iPad的产品;微软最先布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Windows Phone显然既失去了“时”机,也失去了“市”机。
“无论他们做何调整,如何去适应市场的变化,其唯一的目的都是贴合客户的需求,并寄希望于在贴合客户需求过程中,不断发掘和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并获得自身的跨越。”程德杰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