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份开始,黄淮大部分地区降雨比往年同期减少了2至5成,江淮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同比减少约5成以上,江南大部分地区和华南、西南大部分地区同比减少2至5成,江、河、湖水位持续偏低,水利工程蓄水量也不断减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长江、汉江、鄱阳湖水位处于历史最低点,湖北千余水库跌至死水位,而中国的鱼米之乡洞庭湖旱情也是尤为严重。到目前为止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9892万亩。
与此同时,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2011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电力运行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今年国内部分地区仍将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可能。尽管没有“点名”,但云南、贵州、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已捉襟见肘,不得不靠外省调电缓解供应紧张态势。持续的干旱使得部分水电机组几近停产,各地水电发电量大大低于历史同期。随之而来的是火电需求大幅攀升,电煤再一次吃紧,电厂电煤库存也随之紧张起来。目前四川部分火电厂的电煤库存已接近“警戒线”,而广西,干旱已致九成的水电陷入了“瘫痪”。专家测算,2009年西南五省(市、区)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4.7%,干旱至少会使全国60%以上的水电发电遭受严重影响。
在电荒和旱灾的双重影响下,极有可能造成生产生活资料通胀高企。同时,水源紧缩,水企成本进一步增加,水价问题极有可能再次浮出水面。
一方面大气降水减少,地下水随之变少,河湖水位也随之下降甚至干涸,大部分靠水吃水的百姓不得不涌入市场购买矿泉水纯净水等,无形中增加了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水源紧张水企供不应求,电荒又导致生产厂家不得不减小生产规模,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业内人士指出,电荒引发油荒的预期正在逐渐的变为事实,特别是柴油供给的局面加剧,这又给企业丢下一枚定时炸弹。
发改委要求各地要以有效缓解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缺电为重点,在总量调控的基础上,积极安排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流向的区外来电或送电,落实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电量,统筹制定本地区电力电量供需平衡方案。此外,各地要全额安排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量,并优先安排大型水电、核电、热电联产、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着力解决水电问题,抑制通胀,维系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