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多时的多晶硅项目审批传出开闸前奏。
工信部7日发布“关于印发《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将会同有关部委以公告形式发布符合准入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名单。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多晶硅项目审批将要开闸的一个重要信号,同时也为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启动准备了条件。
根据《通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受理本地区的多晶硅企业准入公告申请,并将核实意见和企业填报材料上报。工信部将在组织专家并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申报材料复核、检查后,会同有关部委以公告形式发布符合准入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名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他同时认为,《通知》的发布意味着《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进一步落实,已关闭多时的多晶硅项目审批大门也将开闸。“这一方面将遏制产能过剩和低端产能扩张,另一方面则放开了大企业扩产的‘禁令’,有利于大型多晶硅骨干生产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3月份正式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
此前,在2009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国务院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38号文”)后,多晶硅项目审批一度被冻结。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严格按照准入条件,国内只有江苏中能和赛维LDK等少数几家多晶硅企业能够达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知》的发布为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启动进行了“预热”。
孟宪淦还表示,“只有当光伏的成本和价格能下降到政府、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国内市场才会启动。”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已下降到每公斤22美元,这与国际上的平均生产成本已非常接近。在他看来,价格才是政策的核心,“提准入条件的目的就是通过国家调控来推动光伏发电尽快实现平价上网。”
中投顾问首席能源分析师姜谦指出,目前国内的多晶硅厂商中80%都是小企业,普遍在几百吨规模左右,这些企业在规模上、能耗上大多达不到要求,今年年底将是这些中小企业被淘汰的“大限”。他预计,准入条件最终会让我国形成10家左右的多晶硅生产商。
国内与多晶硅相关的上市公司有乐山电力、通威股份等,此外包括多晶硅下游设备和辅料生产商精功科技、恒星科技、新大新材等,预计从上述政策变化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