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或迎来实质性突破

2010-10-04 10:19阅读:85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在“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承启关键期的2010年,关于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改革的话题成了中国社会的聚焦领域。

  中国官媒坦言,目前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差距已接近社会所能忍受的“红线”,分配不公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分好蛋糕促和谐”势在必行。

  从多个省市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到恶意欠薪有望写入刑法,从部分国有垄断行业实施“限薪”,再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密集调研与讨论,皆预示出踯躅不前的收入分配改革或迎来实质性突破。

  近年来,内需不足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民众消费能力和内需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消费需求这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在此期间,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亦是如此,政府和企业收入却呈上升趋势。垄断行业收入畸高,隐性收入未能有效规范,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及时,部分企业随意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久治不绝。

  适度的收入差距是保持效率的必要条件,但超过合理限度,则不仅损害公平,也破坏效率,甚至导致社会系统的紊乱。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在一个社会中,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社会稳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

  因此,分配公平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全局性问题,更是中国能否继续稳健前行的战略基石。

  无须讳言,相较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分配制度改革是滞后的,主要表现在:一次分配中,没有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合理的分配比例关系,没有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二次分配中,没有以制度形式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支出比例;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

  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广大民众对解决分配不公充满期待。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强,有条件、有能力逐步解决该问题。

  官方研究机构人士指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整体指向应是“调低、控高、扩中、打非、规灰”。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收入分配改革到了现在,已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管理体制的问题,关键就要看政府能否下定决心。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

  中国高层近期密集释放关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信息,胡锦涛主席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数度提到“收入”,要求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2010年的国庆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致辞时强调,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着力推进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战略部署中举足轻重的一步棋。中央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失衡深得民心,如何建立相关制度安排,早日见到实效令人期待。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