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智能化工厂的进程对工业相机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工业相机厂商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也日趋成熟。目前,国内工业相机企业主要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企业重点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等省市。其中珠三角地区占比最大,占比为39.9%;其次,长三角地区占比达32.6%;环渤海地区占比达14.7%;其他地区占比达12.8%。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相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综合实力而言,珠三角地区已成约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2012年,珠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2.17亿元;2013年,珠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2.69亿元,同比增长23.96%;2014年,珠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3.45亿元,同比增长28.25%,2015年,珠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4.47亿元,同比增长29.57%;2016年,珠三角地区中国工业相机产值达到5.83亿元,同比增长30.43%。
2012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1.75亿元;2013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2.20亿元,同比增长25.71%;2014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2.81亿元,同比增长27.73%,2015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3.63亿元,同比增长29.18%;2016年,长三角地区工业相机产值达到4.76亿元,同比增长31.13%。
2012年,环渤海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0.78亿元;2013年,环渤海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0.97亿元,同比增长24.36%;2014年,环渤海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1.26亿元,同比增长29.90%,2015年,环渤海地区工业相机产值约1.63亿元,同比增长29.37%;2016年,环渤海地区工业相机产值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30.67%。
供需平衡方面,我国目前工业相机行业处于需求大于供给,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主要因为国内生产企业规模大多为中小规模企业,在规模上目前还难以与国外的主流公司产品竞争,产品上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所以国内高端工业相机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因此国内供给小于需求。
影响供需平衡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工业相机的产量,二是下游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当工业相机的产量远远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工业相机价格有下滑的压力,此时厂商应该缩小生产规模,减少工业相机产品生产线的扩建;当工业相机的产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市场需求旺盛,此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扩建项目,抢占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下游行业需求的扩张,带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同时国内生产企业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上升,提供更多的高端工业相机产品,未来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将逐渐趋于供需平衡的状态。
相关研究报告
工业相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工业相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工业相机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