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为主,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养老金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是基本养老保险独大,且只能覆盖退休后基本生活开销的情况。要想退休后仍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个人也应为自己的养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提早开始规划准备。
调查对象普遍对未来缺乏紧张感,且缺乏储蓄目标或储蓄时间晚等问题。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养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由于缺乏相关养老投资者教育 ,人们开始准备养老储蓄的时间普遍太晚。《报告》发现,不到一半的调查对象尚未开始为养老做任何储蓄。年轻一代同样缺乏对未来的紧张感,大部分人计划在40岁时才开始储蓄。在50岁以上已开始储蓄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在平均年龄45岁时才开始储蓄 ,导致积累储蓄的时间不足 。
“未备先老”并非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下全球主流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不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用了更短的时间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我们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也更大”。而如何应对“未备先老”,受访人士均表示应从政策与个人两个维度发力应对这一难题。一方面,政策应走在个人之前。
换言之,即应由上至下地建立起有利于个人养老规划的机制与环境。高华俊就建议公共政策部门可采取相关举措引导个人规划养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亦可在企业、社区等开展宣讲活动从多维度向民众提供科学规划和理财课程等。此外,针对准退休人群,社区可向其提供相关养老规划培训课程,退休再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其更好地规划日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