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家通过中储粮临储收购保证了种粮农户的利益,但是由于粳米消费市场是一个完全销售市场化的市场,中间企业众多,加工能力普遍较小,导致利润率偏低,行业企业在参与粳米加工销售面临价格波动的不利风险,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8000多家,企业年处理稻谷能力约3亿吨,每家企业年处理稻谷能力平均仅约3.5万吨。同时,我国粳米市场的集中度也比较低,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销售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前十大销售加工企业年处理粳稻能力合计约1000万吨,仅占全国粳稻总处理能力的11%。
粳米加工行业亟需改变。一方面,从收购角度来说,每年在国家临储收购启动之前,粳米加工企业就需要一次性把全年的粳稻加工数量收购进来,收购库存将使企业面临库存价格下跌风险;另一方面,从销售角度来看,粳米销售是一个全国性市场,黑龙江受运输距离远、物流费用大等客观原因限制,天然的粳米销售价格就得低于江苏、安徽等产区市场价格,一旦华东市场价格下跌,将使东北粳米企业面临销售亏损。面临上下游两头价格波动,粳米加工企业目前束手无策。
目前粳米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还没有办法规避,只能随行就市,一单一价。目前,粳米加工行业利润为80元-100元/吨,净利润率2%~3%左右。随着粳米价格波动呈逐年加大之势,粳米加工企业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企业生产的粳米主要销往华东、华中地区。由于黑龙江运输距离远等物流原因,从节省物流费用角度需要从锦州、营口等地海运发货,由于发货时间长,企业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较大。
例如,从东北海运至华东、华中地区需要大概需要40天到60天的时长,今年5月份,企业发往泸州2000吨粳米,但在粳米运输过程中,由于国家临储粳米竞价销售拍卖价开始执行,导致当时华中地区的大米销售价格平均下跌了两毛多钱,每吨损失大概在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