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最初的大豆净出口国,经过短短25年左右的时间,转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8803.1万吨,尽管出现近7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7.9%,但大豆自给率仍然不足15%。
促成这一角色转变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居民对动物源蛋白需求增加,刺激了我国养殖行业快速增长,而动物饲料中的重要成分就是豆粕。过去一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再叠加养殖业遭遇非洲猪瘟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能源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对大豆的贸易进口需求。
从指导思想来看,本轮大豆振兴计划是长期的、战略性的,是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的调整,并非权宜之计。本轮大豆振兴释放了几个信号:首先,把振兴国内大豆产业列入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安全战略,将增强大豆主产区的农民和豆制品加工企业的信心。
其次,国家把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培育改良新品种、合理轮作培肥地力作为政策扶持的举措,这将从根本上扭转国内大豆产业下滑的局面。再次是明确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高蛋白等多种特性大豆,满足中国大豆食品多样化的需求,是中国大豆产业的优势。
目前,国产大豆相比进口大豆每吨价格高出800元左右。但如果把国产食品大豆与进口的饲料大豆混为一谈,就等于把人参卖成萝卜价,中国大豆将无竞争力可言。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不缓解,这个政策就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