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百货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传统百货转型压力与日俱增。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但利润增长两成。利润增长主因为减低费用支出,此举也是百货行业的一个生存缩影。上市公司转型艰难,需要兼顾新业务投入与利润稳定,但因此影响战略转型力度,“即便是大举引入网红门店,也需要在租金上让利”,但是通过减少费用支出来保持利润的举动则治标不治本,紧跟生活方式消费需求,做足鲜明特色,方是出路。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07亿元,同比下降1.43%。对此,翠微股份解释为下半年以来市场环境变化对商品销售的影响,销售全年呈现前稳后降态势,毛利率保持稳定。此外,公司在营业收入微降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总额2.35亿元,同比增长22.55%。净利润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来自于费用的减少及投资收益的增加。
公司旗下当代商城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4.57%,净利润约为3883万元,同比增长46.21%;甘家口大厦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7.13%,实现净利润约1832万元,同比增长82.2%;翠微超市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净利润约为1079万元,同比增长58.73%。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翠微超市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加以外,其余业务均是营收下降而净利润增长。
降低成本和减少支出成为支撑翠微股份净利润增幅的主因。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约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6.3亿元减少近3000万元;管理费用也由上年同期的1.9亿元降低到了1.7亿元,减少近2000万元。据翠微股份表示,销售费用减少主要系本期折旧费用及广告宣传费减少所致,管理费用减少主要系本期人工成本减少所致。
通过“节衣缩食”实现净利润增长的方式被业内认为治标不治本。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零售企业压缩成本是很难的,能做到压缩成本减少支出,企业在优化自身的运营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但百货商场还是要通过转型发展解决根本问题”。
流量困局
随着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兴起,百货业已普遍出现商品销量持续下降的现象。北京多家老牌百货商场都在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据了解,物美新街口广场不再以传统百货模式继续发展,而将作为社区生活中心;王府井集团加码拓展自营商品,集团旗下自营生活方式集合店“尚府”于去年开业;北京华宇时尚购物中心也通过引进7FRESH弥补业态不足,同时也将增加更多的亲子业态以及网红店;今年4月21日闭店后的长安商场,改造后将定位为社区生活中心,打造以综合消费为主的生活商业服务体。
探索过程中所选路径不一而足,但都将吸引流量到店体验作为核心突破口。作为老牌百货商场的翠微百货在近年来也尝试转型。如翠微大成路店先后引进盒马鲜生并进行商场内部调整。同时,前述财报的发布也正值翠微股份上市7周年庆,商场在4月17日-21日期间将营业时间调整为晚上10时结束,同时推出满300元赠100元等优惠活动吸引客流。
翠微其实在很多年前就从战略定位上明确要转型为生活方式中心,而非做纯粹的百货连锁店,但是改造的进度较慢。一方面,像翠微这样的上市公司,转型过程中还要保持利润增加是很难的;另一方面,消费者认可的网红品牌往往凭借自身潜在流量要求商场方减少入场租金,因此商场若大批引入此类品牌引流,也会部分影响到租金收益。但是,这样的转型必不可少,翠微应在日后加大转型力度。
购物中心化
传统百货商场如何转型,持续成为关注焦点。百货业衰落的核心是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弱。百货店的核心是零售,卖商品为主,现在消费者出行更多是随机购买,同时取而代之的是对休闲、娱乐、体验等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传统零售在人们生活中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比重都在下降。整体来说,当下百货业的转型普遍较慢,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明显。
2018年,尽管百货业整体有触底回升的迹象,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成本压力继续增加、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核心能力提升仍需时日。同时,部分未改造的百货商场到了瓶颈,一是体量所限,无法引入更多的体验类服务类项目;二是改造困难,特别是水电气增容难以解决。
“转型方向还是要以生活方式中心为主,建议引入时尚潮流品牌、买手制的集合店以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网红品牌,要往更多综合消费、体验、娱乐等丰富组合方向发展”,赖阳建议道,体量小也是百货商场在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难点。百货商场其实可以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做到小而精,“很多百货商场的面积较小,但可以精准选择内容组合和方式,如日本有很多社区店,体量仅为一两万平方米,但是将特色做得十分鲜明”。
此外,改造百货商场的一大可能性在于场景塑造,百货业的一大出路将是“购物中心化”。“购物中心化的调整其实是重塑一种生活场景,延伸到百货业以外的其他消费场景,做内容消费,给消费者带去全新的选择。”
相关研究报告
百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百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百货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