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与中国茶有何不同?

2018-08-28 05:03阅读:99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茶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对于日本,很多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似乎大家印象中的日本茶就是抹茶(道)。而陌生的是,日本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茶?与中国茶有何不同?难道只是把茶碾成粉末喝?

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但自明代以来,抹茶便不再流行,而是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

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被誉为日本之最。窥一斑而识全豹,笔者在日本深入体验清水烧茶道具烧制、一休寺坐禅、玉露茶手作等传统茶文化,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茶人几乎都参禅

“茶,乃养生之仙药。”荣西禅师在《喫茶养生记》中如是说。其实,最早日本遣唐使将中国茶引入日本是作为药膳使用。直到镰仓幕府时期,荣西和尚来中国修禅,将曹洞宗、临济宗的禅宗带入日本,在京都大建寺庙,进行修禅活动,在进入正式仪式前饮茶,为的是使身心集中并统一,实际上是茶内咖啡因的缘故,使坐禅过程中不至于瞌睡。但当时,仅局限于在佛学、禅宗活动之中使用。

室町时期民间已流传“云脚茶会”的饮茶会,僧侣出身的村田珠光独创“草庵茶”,提倡“侘寂茶会”,村田师从一休宗纯修禅,吸取了禅宗的精华后,用禅来改造茶事活动,将临济宗杨岐派,第四代圆悟克勤的墨迹,毕恭毕敬地挂在茶室的最显眼处。每个来参加茶事的客人都要先向圆悟的手迹行礼,这幅墨迹不仅是禅门重宝,而且也是茶道至高的圣物(是村田将禅宗与茶道相结合的见证)。历代茶人几乎都参禅,而茶道也被认为是“在家禅”的一种,有“茶禅一味”之说。后来经过武士的侍从能阿弥的介绍,将村田的思想引入到贵族的“书院茶”,茶的民间化、茶与禅的结合、贵族茶与民间茶的结合完成了从茶文化到茶道的升华。室町后期的千利休在村田珠光茶道的基础上,提出“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乃至影响整个日本社会,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一休寺悟茶道

酬恩庵通称一休寺,位于京都田边市,靠近奈良与大阪之间,一休宗纯老后,生活并归宿于此地,传说酬恩庵是当时临济宗大德寺派的南浦绍明所建立的妙胜寺,旁边的前庭住宿也是由朋友村田珠光传让给一休禅师,一直到一休圆寂于此,才改名一休寺。

寺内有一休生前所做的一休木像,木像上有一休的原物头发等。临济宗禅寺由总门、本堂、方丈、虎丘庵、开山堂、钟楼、东司、库裹、浴室组成。禅院枯山水的蓬莱庭园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存在。

坐禅体验有主持说禅、坐禅前的抹茶道体验及坐禅体验几个部份,坐禅体验分上下两场,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坐禅的坐姿及手势与冥想方式,是效仿临济宗禅宗的方式,坐禅开始与结束按鸣钟为号,自己的意志如有动摇,可略倾上身,主持的戒尺方可拍打你后背,以起到净心的境界。

位于京都田边市(一休的故乡)的宇治地区是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地,以盛产宇治抹茶及玉露茶而闻名,和束河与宇治河环绕四周,水质清爽,含矿物质丰富,那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土壤中的有机成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再加上茶文化的底蕴、传统栽培管理与制茶工艺代代相传,已逐渐演变成日本茶的符号。

目前,日本市场以抹茶、煎茶为主流,制茶工艺不同于中国,以蒸青为杀青定型,玉露茶是煎茶中最高贵的一种,生茶的管理方式有别于煎茶,按气候及地区区分。在摘茶前一段时间,按时覆盖茶树,目的是增加茶叶的氨基酸与去除单宁的成分。玉露的涩味较少,甘甜醇厚柔和,茶汤清澄,有别于煎茶,减少了苦涩感,多了一份鲜美成分,如同日本料理的基础海鲜汤的味道,煎茶道中以玉露茶为上乘之选。

云乐窑是以第三代齐藤云乐名匠为代表的工房,其独自开发的釉药“青抹陶”所制作的作品,在彩釉质地中属上品,工序由从泥土的揉炼、辘轳制坯、晾干、一次上釉、烧制、二次上釉、烧制等组成,其中釉彩为各窑的独门绝技,云乐窑的作品被各收藏爱好者所青睐,为高级日本料理陶制盛器及茶道会茶器所采用。他们全部的秘密就是揉土的强度、捏菊的精度、割舍的程度、手绘的次数、涂药的配方、下窑的时机、烧窑的温度等,这些都是各个家庭密而不宣的地方。于是,各家各户几乎没有一个外姓的工人,男主人都是设计兼生产

相关研究报告

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