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电解铝和平板玻璃是三个比较特殊的行业,除了重资产行业产能调整较慢的特征外,这三个行业的生产工艺连续性要求非常高,生产线除非大修,不能轻易停产,产量也不易调整,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最慢,因此,这类产业化解产能过剩的难度最大,时间最长。从国际上看,由于化解产能过剩的难度大,往往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钢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钢铁是最受关注的产能过剩行业。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8.04亿吨,接近全球的一半,产能约为12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7%。从上市公司数据看,钢铁行业2012-2016年间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况,但2017年已有显著缓解。2015年底,29家普钢上市公司亏损面达到75%,到2017年第一季度后,亏损面下降到10%以下,2017年全年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下同)达到6.4%,亏损面降至3.5%,产能过剩状况明显好转。
包括煤炭、造船、水泥、工程机械、造纸、焦炭、氯碱等在内的多数重化工产业,虽然生产能力不易调节,但产量较易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总体难度要低于钢铁、电解铝和平板玻璃行业,但高于轻资产行业。这类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以及严重过剩造成的行业效益困难程度要低于第一类行业,但高于轻资产行业。其中,煤炭严重产能过剩主要在2014年三季度至2016年上半年。
我国煤炭产量在2013年达到39.7亿吨煤的峰值,随后持续下降,直到2017年才小幅增长3.2%。其中,2015年煤炭产能利用率最低,当年产能利用率仅为65%。从煤炭上市公司的效益情况看,产能过剩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钢铁行业。2015年四季度,29家煤炭上市公司的亏损面高达72.4%,但2016年底这一比重就下降到了20.7%,2017年全年仅ST安煤一家亏损,亏损面降到3.5%,平均销售利润率攀升到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