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广州和珠海位居第一梯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了相对优化的阶段,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惠州、东莞、中山和佛山为第二梯队,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初见成效,但新动能培育则尚需时日;第二、第三梯队则大部分为粤东西北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水平较差。广东近年大力推动的产业共建,正在缩小这种差距。从评价结果来看,以深圳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创新要素溢出,正有效带动惠州、汕尾等一批城市提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汕尾这次就进入了前10名。
未来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圳、广州和珠海三大核心城市依托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引领着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动能转换,促进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共建、区域共荣的目标。通过与其它先进省市的对比,尽管当前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整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亦有明显短板。
在动力转换能力方面,尽管广东优于全国水平,但企业R&D投入强度仍待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工业企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13%,稍低于天津和江苏,与上海、北京等科研大市相比更存在较大差距,分别仅为二者的79.04%和81.4%。在结构优化方面,广东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民营企业活力有待增强。2016年,广东私营企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2.92%,这与传统民营经济发达强省江苏相比,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工业差距较大,也低于天津及浙江两地,但高于北京和上海。
这背后有着复杂原因,包括广东经济的所有权形式更具多样性这一客观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广东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这也是最近几年广东的一项重点工作。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民企创新更为活跃,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调动民企活力,有助于加速广东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其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