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年的调整期,新一轮洗牌促使体育用品行业格局分化加剧,缺乏品牌竞争力及终端掌控能力的中小品牌将逐步淡出市场,具体来看:
1)高端品牌,Nike、Adidas 依托渠道下沉与品类创新,继续巩固领先优势;
2)中高端品牌,行业调整期为部分国际品牌的发展提供难得的空间,以NEW Balance、Asics、Skechers 为首的国际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迅速崛起;
3)大众品牌,以安踏为龙头的几大本土品牌竞争力提升明显,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专业功能产品上的竞争力差异,将是未来品牌进一步分化的标志,几大本土品牌对产品研发与创新愈加重视,长期上升潜力值得期待。
面对行业内众多低端厂商的竞争,拥有较高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产品成为体育用品行业下游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品牌影响力的形成需要公司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品牌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加,以及不断取得知名客户的认可,而行业的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体育用品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有较严格的技术要求,并涉及人体工程、传感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需要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以满足产品开发需要。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聚集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人才、投入充足的研发费用以及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并开发出满足行业或赛事标准的产品。
体育用品行业对企业资金规模要求较高,规模化生产需要企业前期投入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原材料采购、支付人员工资以及产品技术研发。
在服装、球鞋等细分产品方面,国内中高端市场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及重视的消费群体,如果没有多年的发展,培育好市场美誉度,新企业很难在市场上获得这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低端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可以考虑进入这些领域。
体育用品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钢材等原材料供应商,因此,原材料的质量、采购价格、供货及时性对体育用品的质量、制造成本、生产和交货及时性有较大的影响。
无论是钢铁、塑料、纺织面料等上游原材料,国内供给充足,体育用品企业选择性大,因此在讨价还价过程中,体育用品企业的议价能力强。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较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区,相比前几年,出现了一些以户外运动为主的细分领域,品种众多,目前体育用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对于目前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行业来说,如何抓住顾客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在做足品牌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的准备后,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价格优惠会提高其销量和市场份额,因此下游用户购买产品时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在我国体育用品行业,Nike、Adidas、安踏和李宁占据国内前四,其中Nike占有率为14.5%,Adidas占比为13.9%,安踏占比为9.8%,李宁5.2%,其他品牌累计占比为56.6%。
相关研究报告
体育用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