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下旬,本应是海南、云南等地胶农喜迎收获的好时节,然而从2011年开始的橡胶熊市却让胶农“弃割” ,今年也不例外。低迷的天然橡胶价格严重挫伤了胶农的积极性。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橡胶价格严重下跌,目前海南胶农“弃割”现象十分普遍。
“500棵橡胶树,按照每个月割胶10次算,一个月下来总收入才1000多块钱。”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位胶农感叹道。在他的记忆中,已经好几年没有碰上“好行情”了。今年1月份,胶价一度涨到每公斤20多元的高价,令胶农意外的同时也备受鼓舞,但5月开割之后的大跌行情则令人大跌眼镜。
一颗橡胶树从种植到可以割胶要7-8年,可以割18年左右。而近年来,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不少橡胶园出了这一现象:大片的橡胶树在本应被收割的季节却还挂着胶杯,从树皮可以看出,已经很久没有被割开过。
“一般橡胶可以割18年左右,我的橡胶园现在正是割胶高峰期,但价格太低,割胶又累人,割回来又挣不到钱。”海南一位胶农称,因橡胶价格低于成本价,今年继续放弃割胶。
上述现象背后,我国天然橡胶产区胶农“弃割”、“弃管”现象愈演愈烈,而罪魁祸首便是——惨烈下跌的天然橡胶价格。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天然橡胶价格从2011年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旅,从2011年4.2万元/吨的历史高价跌至目前的1.2万元/吨水平。虽然2016年9月份,沪胶期价展开大举反弹,截至今年1月底,沪胶指数涨幅累计近90%。但好景不长,2月15日至今,橡胶(期货)指数累计下跌逾40%,将去年9月份以来的涨幅半数吐出。
不仅是我国产区,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天然橡胶的其他产区如东南亚的泰国和印尼也出现了类似情形。据媒体报道,越南平福省一位橡胶园主表示,由于出售乳胶所赚的钱已经不足以支付劳动力成本和肥料成本,他们在2015年已经砍伐了全部的橡胶树,改种木薯。泰国、印尼等天然橡胶主产区近年来为支撑天然橡胶价格作出了很多努力,如采取收储、限制出口等措施,但收效甚微,橡胶价格目前仍未止跌。
橡胶产业环球同此凉热。老挝国家橡胶协会主席表示,老挝橡胶种植是在2003年开始形成规模,在2007-2010年飞速扩张。2012年以后,由于胶价低迷,导致橡胶种植户种植热情不怎么高。根据林业司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老挝用于橡胶种植面积268255公顷,其中国内企业投资17977公顷,外国投资172062公顷,百姓自己种植78216公顷。泰国橡胶协会方面称,预计2017年全球供给增加2%,需求增加3%。全球供需在2019年达到平衡。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橡胶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橡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橡胶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