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的贫困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的贫困,而且较多地表现在经济贫困与环境、文化、体制贫困并存的一种贫困综合症。首先,贫困人口布局呈点、线、片共存态势,分散性贫困的特征凸显。当前,绝对贫困人口在分布上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态势,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别是一些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社会产业发展明显滞后,贫困程度深,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区域间资金、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流动日趋活跃,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在日益加深,城市圈、都市群、经济带等区域一体化趋势特征明显。
其次,农村贫困家庭脱贫后返贫比例有上升趋势。由于贫困人口的家计薄弱,收入稳定性差,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弱,通常无法实现稳定脱贫。在贫困家庭中,约65.2%的家庭在脱贫后处于非贫困阶层的收入底层,其中,约38.3%的家庭脱贫后处于非贫困家庭收入的最底层,基本上位于贫困线附近。贫困农户一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疾病等家庭变故就会重新降到贫困线以下,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灾返贫现象非常普遍。
再次,长期性贫困减少,暂时性贫困更为突出。当前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的贫困类型已出现分化,东北、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非山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暂时性贫困比例最高,而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山地的少数民族则是持久性贫困非常普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性贫困已经大大减少。但是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缺失导致暂时性贫困成为了新问题,因医疗、教育、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而导致农民返贫问题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