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出台意见将新型职业农民视为“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之一,并提出了激励计划。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涌现,早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伴随城镇化的加速,农民会越来越少。一定程度上,土地(土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营规模会随着农民的减少而逐步扩大,而且为这部分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农业经营主体也开始不断壮大。这是新型职业农民出现的现实基础。
其实,这也可以解释当前农业领域存在的一个“悖论”,即中国农业劳动力集中在老人、妇女,缺乏青壮年,但是粮食总产量却连续十多年出现增收。有农业政策制定者将其解释为,最主要的环节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让农业成为具有持续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让农民摆脱身份枷锁的限制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这也是破解现在乃至未来出现的“谁来种地”这一难题的关键。“加快职业化进程”成为本次新型职业农民的激励计划之一。职业化和专业化是这一群体的最鲜明特点,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