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五年内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体系。当前,中国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国家政策红利凸显、资本市场助推的机遇叠加期。在《规划》战略指导下,我国机器人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
近几年来,伴随着“机器换人”浪潮的来临,我国机器人产业也迎来迅猛发展期。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到“十三五”末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约80万台。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虽然机器人需求量持续增大,但是产业链普遍呈现低端化。针对这样的产业发展现状,《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对于总体目标,《规划》列出了针对性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从《规划》列出的主要任务中不难看出,我国对核心技术和高端机器人的重视。目前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相对还是比较低端化,机器人产业要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的问题,要下力气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争取向产业链高端化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特意提出了要重点发展十类机器人,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十大标志性产品。专家认为,服务机器人在未来大有可为,工业机器人要发展,也要加大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