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农村一家一户生好几个孩子的现象并不足为怪。所以我国计划生育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夫妻。然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44,与城镇人口相比,仅仅高0.46。
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在山西翼城,只要满足晚婚晚育加间隔要求,农民就可生两个孩子,但有不少人放弃了这个机会,并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农村人们为什么不愿生二胎?
原因之一,城市化加速了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下降。确实,一个在城市打工十多年甚至更久的农民工,要保证子女的衣食住行以及基本的读书医疗保障,费用开支比在农村多得多。
城市幼儿园动辄一学期几千的费用,子女得了感冒就要掏几百元的看病账单,让那种“桌子上添双筷子就能多养活一个小孩”的农村生育模式一去不复返。
以往在农村,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分农忙和农闲时分,照顾几个孩子时间还比较充分。可是进入城市后,农民被纳入到工业化体系,不可能随时请假,经常还要加班,如果是双职工家庭,根本不可能应对两个以上孩子的抚育需求。
城市化提供给农村人口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机遇,也获得了更好的收入增长,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以挤压农村传统家庭生育和抚养模式为代价的。
抚养孩子的经济开支增加过快,农村人口靠打工挣的那点收入无法承受。农村流动人口必须适应快节奏、高强度和高压力的企业需求和城市化规律,机会成本过高,为此必须要牺牲生育更多孩子的意愿。
养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君来耕田妾织衣,夜晚对窗遥望星漫天,这本来就是诗意化的生活场景想象。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结构也随之而发生解构。多养孩子不如少养甚至不养,几乎就成为年青一代,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口的共同选择。
经济越发展,人们越不想生,这个悖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挑战,中国也概莫能外。目前,只能通过放宽计划生育,增加社保覆盖面和保障力度、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等政策,从而激励民众的生育意愿。否则,农村人口的生育意愿迟早会下降到与城市人口趋同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