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行业环境恶化,收入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大量正规导游纷纷转行谋生,导致市场上优质导游资源缺乏,也使得不少黑导游、无资质导游乘虚而入,让导游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陷入恶性循环怪圈。
“十一”旅行社难求好导游
北京某旅行社的王经理这个黄金周十分忙碌。他抱怨,原本经常合作的正规导游如今都纷纷转行,有些导游甚至连电话都换了。节前自己没干别的,就忙着找正规导游了。选来选去只能选择从来没合作过的新导游。“我很担心这些新导游带团的质量,所以这个假期过得并不踏实。”
导游是一个比较自由的职业,很少有旅行社长期雇佣导游,大旅行社长期雇佣的导游也就1-2名,基本都是采用有团再联系导游的方式。由于今年正规导游流失率高,致使大量黑导游、低质素导游涌入北京市场,市场出现混乱。
一位有着八年资历的导游透露:“北京本地导游现在仅剩200名左右,新入行的导游在从业一段时间后80%都会选择转行。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导游也选择离开行业,好的导游越来越少。”
收入低迫使导游转行
收入不稳定且低是导游纷纷转行的原因之一。“现如今想在北京生活,要用2000元左右租房子,1000元左右吃饭,再加上一些日常生活的消费,没有4000元基本无法生存。但是新旅游法出台后,没有带游客购物获得的灰色收入补充,导游有的时候一个月只能赚到1000多元,根本无法生存。”一位已经转行的导游坦承当时选择离开的原因。
在北京,常规的导游服务费基本在400-500元/天,但由于行业整体利润变薄,很多旅行社只能给出200元/天甚至更低的价码,剩下的钱只能让导游通过带着游客去购物店消费,自己拿回扣的方式弥补。
而导游在未征得客人同意的情况下带领游客进店,很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导致导游有可能最终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
事实上,一个称职的导游不仅要让游客了解所去旅游(旅游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保障客人在途中的安全,可谓衣食住行事事都要操心,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势必会有很多导游选择离开。
行业环境差为另一诱因
行业混乱是很多导游选择离开的又一原因。据业内人士透露,导游获取灰色收入的现象在业内极为普遍,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导致行业环境恶化。
导游收取灰色收入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导游接旅行社的团需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一般每名游客80-100元,这类团游客多来自四川、云南等地,游客购买能力较强,导游可以通过带游客购物拿到丰厚回报;第二种是导游以人头的方式接旅行团,一般游客来自华东等地,导游也通过带团购物获得部分收入,但由于游客的购买能力不强,因此旅行社要给导游一定的补贴。
以4晚5天北京游为例,如果导游在3天内就将常规的景点走完,便可以与游客商量加其他的娱乐项目。比如带游客参观博物馆、品尝北京烤鸭等,通过拿回扣、赚取差价的方式获得相应收入,具体金额都是导游和店家自行商量。
新旅游法实施后,很多守法的导游不愿“同流合污”,但是报酬确实无法维持生计,只得放弃这个职业。
北京首钢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晋认为:“导游大量转行最重要的原因是行业环境差,企业无序竞争,不讲究服务,一味地搞价格竞争,导游通过正常渠道无法生存,只能通过带购物获取收入,这一大环境不改变,导游行业也无法规范。”
成立导游公司强化管理
如何挽留更多高素质的导游,规范导游行业秩序?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导游的社会地位。导游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政府应该认识到导游这一职业的重要性,重塑导游地位,让导游得到应有的尊重。
“应该成立导游公司,统一管理导游,这样既能保证导游的服务质量,又能使导游得到应有的报酬。行业协会也应该出台具体的标准,保持旅游的基本价位,保障旅行社及导游的利润率。从多方环节下手抵制恶性竞争,保证导游行业的正常发展。” 王衍用称。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消费者明白低价团的危害,当价格不再成为衡量是否出游的惟一标准、需求决定市场时,导游这一环节才能找准自身定位。如果不能从需求上改变,市场也很难改变,导游行业将依旧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