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合成树脂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合成树脂的表观消费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速率,在2011年达到7400多万吨之际,合成树脂已经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今合成树脂除了传统的塑料形象外,其头上又增加了一款分量不轻的桂冠,就是新材料。尽管其作为新材料的消费量远不及普通塑料,但它的技术含量、功能性和附加值却远非普通塑料可以企及的,而且应用领域广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密切,发展的前景十分看好。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产业未来将担负起双重重任:既要满足基础传统“旧”产业需求,也要为快速发展“新”产业撑起一片蓝天。
传统领域:需求旺盛供应不足
“塑料制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在做《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编制说明时这样表述。塑料应用领域广泛,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了重要配件,同时塑料制品也为广大民众奉献了安全可靠的日用消费品,是人类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塑料加工工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塑料加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合成树脂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6月28日举行的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成立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介绍:“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合成树脂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能超过5500万吨,产量达到4800多万吨,产量是2000年的4倍多,位居世界前列,已初步形成包括树脂合成、改性合金化、助剂、模具与装备、加工应用等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这些业内人士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就是近些年通用合成树脂的产能增长可以用大步快跑来形容。尽管有如此高速的增长,我国合成树脂的供应依然没能赶上消费增长的步伐。目前,我国合成树脂的自给率只有60%左右,产不足需依然是我国合成树脂产业的困境之一。而产不足需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国内合成树脂的产量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二是原油供应紧张抑制了合成树脂产能的进一步扩张。
“事实上,我国进口的通用合成树脂主要是专用料。”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杨伟才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主要的石化企业生产的pe、pp等产品绝大部分是通用料,而用于燃气管道、汽车零部件以及家电产品的专用料需要大量进口。国内石化企业在专用料的生产上还存在短板。”
卓创资讯大宗商品研究院院长崔科增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产不足需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专用料的供应上。作为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商,国内石化企业面临着两难的境遇:一方面,是近几年国际经济衰退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幅萎缩,造成了塑料加工企业订单减少,合成树脂需求不旺,价格下滑,企业生产通用料不挣钱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批量小、性能要求高、开发难度大,我国对于高性能专用料的开发投入明显不足,高附加值的专用料市场大多数被国外公司占领,造成了该赚的钱赚不到的尴尬局面。
根据《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12%左右,这就要求,合成树脂产量也要有相应或者更高的增长率,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国内原油供给不足、国际油价动荡不安,合成树脂产业提高产能的任务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