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作为消费领域的一大硬件品类,虽说国内市场渗透率不足5%,但却也分出了多个阵营,包括以科沃斯为代表的国内硬件厂商、以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厂商,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以iRobot为代表的国外厂商。
小狗电器的R35 Cyclone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亮点;戴森360Heurist除了强吸力等清洁能力方面的升级,加入了语音控制功能,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机器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这一点已经逐渐成为扫地机器人在内的各类智能设备的标配;联想扫地机器人的新功能集尘宝,上半年的扫地机器人新品已出现过类似功能。
iRobot的Braava jet m6擦地机器人一再强调的imprint互联功能,可以实现与此前发布的Roomba i系列及9系列扫地机器人的互联互动,但还是需要通过云端实现设备交互(而非本地实现),需要扫地机器人扫完地后,擦地机器人才能开始擦地。
在中国,扫地机器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渗透率比较低。中国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不到5%,需要教育消费者改变他们对于扫地机器人的认知。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提高扫地机器人和擦地机器人的清洁力,清洁力对于扫地机器人和擦地机器人都是同等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坚持做扫擦分离的两款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