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变局何时到来

2019-09-23 10:44阅读:20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从“互联网电视”到“智能电视”,到“智慧屏”等概念的热议,智能电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智能家居、AI和多屏交互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竞争的高频关键词。选择这一时机入局的玩家也有充分的理由。5G的超大带宽以及超低时延,是4K、8K的关键支撑,将推动家庭视觉体验升级,给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不过,这场热闹的屏幕大战的背后,电视行业持续面临量价双降的尴尬。2019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2200万台,同比下降2.7%,零售额规模为640亿元,同比下降11.8%。对于行业内密集发布智屏类产品,有行业研究人士认为,目前智屏产品很多是概念性的,跟原来的产品差别并不大,“本质上还是智能电视”。

智屏时代

华为进军电视领域传闻已久。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华为曾计划今年4月发布电视,目标年销售1000万台,屏幕供应商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代工方面,则是京东方收购的苏州高创。此后华为电视的上市时间表一再调整,有消息人士称,原因在于硬件已经没问题了,但是软件还没有准备好。

华为内部最初对于是否进入电视领域存在争议。在2015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华为和荣耀就在研究电视行业,包括试水的荣耀酷开,内部也在推动和探索大屏和电视行业如何发展。“华为有电视新品、图像芯片等关键硬件基础,也有软件、操作系统方面的基础,更要考虑对产业的价值、影响和冲击。”

对于华为要打造的智能生态闭环,智慧屏是其重要的终端和入口。随着5G加速落地,智能电视是物联网的重要入口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荣耀智慧屏的野心是借助“鸿蒙”,实现用户的手机、智慧屏及其他设备间的无缝连接。但是业内普遍的担忧认为,自建操作系统最大的短板和难点就是生态建设,比如在手机系统领域,鸿蒙相比安卓和iOS系统而言起步较晚,缺乏良好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难以突围。

智能电视领域升温,嗅到机遇的手机厂商纷纷入局。早在去年9月,一加方面就宣布将入局智能电视业务。手机可以连接外部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目前电视厂商现在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5G加速落地宽带条件不受限制,智能电视一旦打破这个瓶颈,原本单一依靠硬件设备盈利的商业模式就会改变,市场红利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打造生态闭环

手机厂商等抢占智能电视这一智能家居的终端、入口有充分的理由。一方面,手机企业面临增长瓶颈,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借助5G商用的风口,未来的家庭场景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是电视厂商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市场规模趋于饱和、产能过程,量价双降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常态。

从行业整体来看,白色家电的利润率一直被形容为“薄如刀片”。2012年,国内头部彩电企业利润率普遍在3%左右,此后这一数据逐年下滑,到2017年利润率仅在1%左右,且头部品牌已经占据大部分利润份额。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创新已经到一定阶段,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目前来看,因为中国在显示行业上投入比较多,比如像京东方等屏幕厂商,产能扩张的比较明显,产业链过剩导致电视整体的价格危机,主流的几家品牌盈利性很差,这对行业来说是一种恶性循环。

智能电视的硬件投入极其“烧钱”,而依靠内容盈利的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在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EO王成看来,产品同质化加剧了行业恶性竞争,“渠道模式一样、产品看上去类似、研发的模式也差不多”。行业整体急于摆脱因同质化严重而导致的价格战泥潭,留给行业的选择要么用低利润走量,要么高价做品牌。显然,荣耀选择的是后者,荣耀第一款产品55英寸智能电视售价3799元,比同行贵出不少。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多数品牌都有促销价长期稳定在65英寸产品3000元以下,70英寸的最低促销价今年也经常低于4000元。

智能电视最初“低价走量”打法已经有所变化,这或许是行业开启下半场的必然结果。过去很多入局智能电视的互联网品牌体量不够,便无法在低利润、低体量的情况下,去做前沿技术上的探索和布局。

性价比“原罪”?

2013年,电视行业新生势力乐视和小米,交出了30万台和1.8万台的销量的成绩单。当年中国电视市场头部前三家海信、创维、TCL,排名第一的海信零售量约为316万台,海信透露的数据是,旗下高端产品互联网VIDAA电视的销量超过了100万台,占比超过30%。

彼时拥有大量高清版权的乐视,打出“内容补贴硬件”的盈利模式,即硬件上不赚取利润,只在后续内容、服务上向其他应用商收费,这也造就了互联网电视的基本玩法——烧钱抢占流量,再通过“会员费+服务费”的模式赚取利润。早期乐视、小米低价迅速起量,互联网电视的红利开始显现,2015年试图分一杯羹的PPTV、暴风、联想、微鲸悉数入局,“硬件亏本”的做法冲击传统电视市场,海信、创维、TCL等传统电视品牌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

然而,硬件投入持续“烧钱”,几家互联网电视品牌持续亏损经营。从乐视电视的整个模式来看,可行性比较大的,但是当时乐视的策略比较激进,价格放的太低,导致整个模式没有形成好的循环,由于价格太低,盈利性特别差,几乎每年都亏损。

 从目前已发布的数款智慧屏来看,“升降式摄像头+AI+IoT”等成为智慧屏的“标配”。搭载前置AI摄像头、支持远程视频通话、屏幕从横到竖的AI自动旋转、支持IoT功能、手机与大屏的交互升级、开机无广告、家庭控制中心等硬件和功能在逐步延展。

智慧屏将整机方面的设计和体验上的升级、演进这些全新的理念带给行业。站在布局未来的角度上,如何搭建自家IoT生态闭环并沉淀用户,是入局的各家厂商关注的核心。不过,基于IoT、生态闭环的产生的理念要撬动传统电视行业,仍需要一段时日。

相关研究报告

电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电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