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吸尘器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经过30多年发展,吸尘器在我国仍然是小众产品。吸尘器现阶段在国内的普及率仅为11%,从企业端了解到的数据基本一致。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吸尘器行业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零售额从2005年的69.9亿元迅猛增长到2018年的216.3亿元。然而进入2019年,上半年受家电行业整体外部环境影响,吸尘器也呈现增速大幅放缓之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吸尘器市场零售量为1041万台,同比微增1.9%;零售额为91.2亿元,同比仅增长5.4%。
细分品类方面,扫地机器人从最初的随机清扫、陀螺仪导航到现在的激光导航、视觉导航,其规划和算法不断更新升级。但实际使用层面,记者从企业端得到的反馈更多认为,在清净力度上,扫地机器人目前很难把地面清理的很干净,因此只能作为手持吸尘器等清洁类产品的辅助型工具使用。上半年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零售量同比提升8.3%,增速下滑7.4%;线下市场零售量同比提升24.9%,低于同期增幅。另外,有企业在细分品类如除螨机上也进行了相关产品布局,不过整体份额相对较小,上半年除螨机线上零售额占比为7.6%;线下仅1.7%。
今年小家电行业整体增量在放缓,甚至有不少细分品类在下降。就吸尘器行业而言,经过过去5年多的一轮高速增长,吸尘器达到目前10%-11%的市场普及率后就遭遇到一个瓶颈。无论营销推广还是渠道下探等都无法更进一步。那么,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吸尘器在中国市场的渗透普及?
一台好的吸尘器应该是一个空气动力学系统,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把脏的空气吸进来,把干净的空气排出去这样一个好的循环。但目前市面上吸尘器普遍面临的另一个产品痛点就是“吸不干净”。吸尘器吸得是否干净跟吸力有着直接关系。目前市场上不管是中端还是高端吸尘器产品,吸力都是核心卖点。比如大功率桶式吸尘器虽然又笨又重,但由于其本身的吸力强劲,在清洁力度上可以做到高效、深层清洁,因此在市面上还是很受欢迎。可见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吸力都将是吸尘器最需要解决的核心痛点,不过进一步细究起来,吸力大小又跟过滤系统、电池寿命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当吸尘器用久了,滤网就会发生堵塞,影响吸力大小。传统的解决办法是用水清洗滤芯,但时间久了会破坏滤棉,滤芯也会越洗越脏,吸力愈加衰减。过滤系统的老化、阻塞等问题会导致吸尘器吸力递减。另外,电池寿命老化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会对吸力大小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保持吸力稳定,进而促使吸尘器在功率达标的情况下能够“吸得干净”,如滤芯、滤网、电池等出现老化现象就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过滤系统或电池,这就又涉及到耗材的痛点问题。记者注意到,如空净、吸尘器等新兴品类家电产品,其过滤系统或电池等耗材在卖场、终端甚至电商平台都很难找到。
对此,这与国内外使用耗材的习惯有关,海外用户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对涉及吸尘器等产品耗材有足够清醒的意识,认为定期更换耗材才是对产品最好的保养,他们的耗材也就跟机器一样能够在卖场、终端等场所轻易买到。但在中国市场,用户更多认为耗材是一个能用10年的耐用消费品而非快消品,买完一次后可能就不会再去投资。“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厂商在那儿摆着,用户买的比例很少,我渠道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干脆就不卖了。很多厂商也只将耗材放到售后渠道而不是零售渠道去卖,这也就导致了真有用户想买的时候不知道该去哪儿买。”
产品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产品内因之外,外延至国内市场环境、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吸尘器行业的深层次普及。据陈华夏分析,中国家庭的很多使用场景都是地板、仅少量铺一些地毯。基于此,国内地面清洁市场以前大多是扫帚,现在更多是拖把,消费者也认为扫帚、拖把就能满足基本需求,不需要再多添置一台吸尘器。
另一方面,吸尘器作为舶来品,技术起源于海外。目前中国市场上无论内资或外资等绝大多数品牌的吸尘器产品,还是沿用了很多海外对于吸尘器的经验,清洁习惯并没有以中国人为主,所以用户单买回去也并不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很好用,就会出现弃置不用或两周甚至月余才用一次的情况。
除了地面环境、使用习惯、经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添可吸尘器相关负责人认为,用户的普及教育也很重要。他们在做产品吸力对比测试时发现,很多用户网友甚至地毯刷头与地板刷头的基本功能特点都不清楚。基于此,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添可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并不只针对于自身品牌产品进行宣传,在消费者教育的层级上也会定期输出内容。“我们希望更多的先告诉消费者,你的家庭需要一台吸尘器,以及挑选一款好的吸尘器需要注意哪些功能指标。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在做类似工作,比如莱克、小狗等品牌也越来越多被大众认知。市场教育需要时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以及行业力量加入进来去推动吸尘器的普及发展。”
国标行标双缺失
进入市场更早的吸尘器都如此,更遑论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扫地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品类,扫地机并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目前主要参考吸尘器的通用特殊标准。不过他也表示,“每个厂商是有自己的测试标准的,比如覆盖率、清洁率、越障能力、回充能力、地图交互能力等。
如果连一个国家标准都还没有特别完善,市场的乱象就很难去把控和遏制。希望国标与行业标准能够同步去发展,为吸尘器行业提供正确的市场引导与消费指导,从而推动整个吸尘器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研究报告
吸尘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吸尘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吸尘器行业信贷风险分析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