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电视排除在家电购置清单外。即便是购置电视,也仅仅是因为“感觉客厅应该买台电视”。电视,正逐渐失去其“客厅中心”的地位。谁还在看电视?对于电视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既无奈又现实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对于那时的中国家庭来说,买台黑白电视都是一件大事,它代表了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彼时的电视,是家庭客厅娱乐的中心,一家人都争抢着观看节目。
然而,随后的三四十年里,电视行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遭遇:从居家必备品到逐渐沦为鸡肋。尽管电视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改变电视的外观和性能,但年轻人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带来多元化的娱乐方式,移动端设备使用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电视用户的时间逐渐被分流。
95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8.33小时,其中社交用时最长,接近2小时。与之相对的,是电视日均开机率持续大幅下降,每日开机时间大大缩短。据TCL发布的数据,受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影响,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由3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40岁以上的人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
智能手机拥有丰富的功能,包括通话、看视频、社交、办公等使用场景,可以说几乎囊括了电视和电脑的主要功能。另外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接收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使得用户的自主地位提高,它与用户的交互优势是电视和电脑无法比拟的,对传统的电视和电脑产品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形成全面挤压。
随着彩电市场需求不断饱和,2019年上半年虽然彩电均价同比下降9.4%,但市场规模并没有实现增长。2019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2200万台,同比下降2.7%,零售额规模为640亿元,同比下降11.8%。电视厂商聚会,总会提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轻人不看电视怎么办?”,嘈杂的现场总是突然沉默。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电视厂商曾赋予了电视很多属性,3D、HDR、4K等概念不断涌出。而随着彩电技术水平的更新换代,大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2017年上半年线上14.1%、线下9.9%;2018年上半年线上34.3%、线下28.6%;2019年上半年线上47.0%、线下36.7%。如今,一台32英寸的主流品牌智能电视价格不超700元,智能电视已逐步普及。在跨过“单品智能”阶段后,电视厂商又开始将目光投向了AIoT赛道。TCL智能终端业务群CEO王成宣布TCL正全面进入“AI×IoT”赛道。同样在4月,创维也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个大屏AIoT生态。
除了传统的电视厂商外,智能电视在智能家居中的大屏价值也吸引着众多厂商跨界进入。上半年行业内多次传出通信设备巨头华为将要布局电视领域的消息。华为不是不可以布局电视领域,而是没必要,电视市场价格战太激烈,获利空间太低。华为电视其实早就做好了,但是他们内部一直都在讨论,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在电视领域,大家已经失去了对电视创新的期待。如果华为推出电视,但没有达到预期的创新力度,后面就很难再推进下去。
荣几乎所有瞄准电视的厂商,背后的逻辑都是希望电视能重新回到“客厅中心”这一地位。此前,智能音箱曾试图抢占“客厅中心”,但由于缺少显示特性,智能音箱的交互能力仍有所欠缺。从产品和用户的需求来看,大屏相较于音箱更具优势。因为大屏可以通过SOC升级与创新增加更多的AI功能,AI与大屏显示相结合的产品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
电视要想重回“客厅中心”,一是打通大屏和小屏的联系,优化用户使用体验;二是拓展更多的使用场景,娱乐、购物、游戏、教育以及家庭交互连接终端,提高使用频率,增加用户使用粘性。电视厂商在努力创新,手机厂商也没有闲着。如今手机功能已经很强大了,如果电视没有更大的创新,华为想把年轻人重新拉回电视屏幕前并不容易。据说后续华为品牌也要发智慧屏,到时可能会有更大的创新,但是电视市场想回到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了。
相关研究报告
电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电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